文/美峰 2019.7.31
今天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33条,《把每个学生引向兴趣的发源地》,我非常认同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引导学生走向兴趣的发源地。
摘录:读书应成为最重要的兴趣发源地。学校应成为书籍的世界。你可能在我国遥远的角落里工作,你所在的乡村可能远离文化中心几千公里,你学校里可能缺少很多东西,但如果哪里有充足的书籍,你的工作就能达到与文化中心同样的教育水平,取得同样的成果。你不必担心看书会使学生分心而影响学知识。
感悟:读过苏老师的这段话,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引导学生多读书,不限制科目的阅读。低年级重在引导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可以从孩子喜欢的书读起来,比如看漫画书,有些科普类、科幻类的漫画,生动形象,在形象中还穿插着知识的介绍,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高年级的学生读书重在提高阅读水平,可以选择语言优美的美文阅读。也可以在阅读的同时,介绍读书的方法,比如(1)圈点勾画法阅读,圈出优美的词语,读不懂的词语,也可以划出优美的,饱含哲理的句子。(2)批注法,批注法是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深入阅读的方法,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写出自己的理解,也可以从修辞手法,词语的运用,文章段落的分析,主题的体会,人物形象分析等方面做批注。(3)写读书笔记。摘抄文章优美的词语,语句等,也可以写自己的感悟,读后感等。
读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也可以扩展到其他学科,数学故事,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等各科都可以结合课外书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可以把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变得司空见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孩子引导到阅读这个兴趣的发源地来,相信一定会有让你感动的惊奇发现。
摘录:应引导每个学生去第二个兴趣发源地,是他所喜爱的功课。只有当学生在求学年代有一笔最贵重的财富——自由活动时间,才能产生对功课的热爱和智力积极性。教师集体应深刻考虑,如何做到下半天在学校里使激起学生深入钻研各门科学的许多兴趣发源地都开动起来。这不仅指上面谈过的各门功课的科学小组,还包括从事一种积极活动,在这种活动中理论知识成了促进创造和完成智力任务及劳动任务的主要动力。
感悟:苏老师的这段话,是想告诉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功课的兴趣。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一个最拿手的学科。如果没有,老师要想办法引导学生爱上一个学科,只有树立学生足够的信心,才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其次,老师要注意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只有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能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导学生爱上学习。一定不能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包袱,成为学生的后娘,而应该让学生爱上学习,让学习变成亲娘,学生才会从心里爱上学习,才能有足够的兴趣。
最后,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学兴趣小组,或者是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越是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越要引导孩子多动手,多动脑,多读书,少指责,孩子才能改变自己。只有阅读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学生的理解能力,见识,知识量才能提高,就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有时家长或老师往往认为,只要读好课本就行,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只要求学会课本,可能连课本也学不好,倒不如让孩子多读书,也许学生在不经意间就会提高很多,给人出其不意的效果。
综合来看,引导学生走向兴趣的发源地,就是要多读书,多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