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家门口有一株高大的树,树上开满了粉红粉红的花。这种花很奇怪,花瓣不是片状,而是一根根,状若尖刺,直指蓝天。这种花都是簇拥在一起,一团团粉嫩粉嫩的,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非常美丽。
我经常看到一位老人坐在树下,不声不响一坐半天。一天闲来无事,我和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告诉我这棵树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合欢树,而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这棵树叫苦情树,从不开花。苦情树旁,有一座小木屋,小木屋里住着一位秀才和他娘子,这位秀才十载寒窗,苦读诗书,准备进京考功名。
秀才娘子叫粉扇,端庄秀丽,贤良淑德,精心伺候秀才的饮食起居,使他无后顾之忧,只专心读书。
眼见着考期将近,秀才心中着急,以至于夜不能寐,一日日消瘦下来。粉扇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一日粉扇和秀才走到苦情树下,粉扇指着苦情树对秀才说“夫君,你看这棵苦情树,经历了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才长成参天大树。夫君你十载寒窗,日攻夜读,此次前去,一定会金榜题名。”秀才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把粉扇紧紧搂在怀中!
临行的时刻到了,妻子粉扇把秀才送到苦情树下,对他说:“夫君此去,必能高中,路途遥远,务必小心!”秀才临行交代:“扇儿,你在家安心等待,他日我必高头大马,前来迎你,在苦情树下!”粉扇柔声道“奴家只望夫君安然返回,京城乱花迷人眼,请夫君莫忘了回家的路!”夫妻俩相拥而泣,依依惜别。
秀才一去杳无音信。从京城回来的人说,秀才高中状元,被公主看中,已成为驸马,锦衣玉食,使奴差婢,好不风光。粉扇不相信,仍然翘首期待。 日日在苦情树下等候,春去秋来,日升月落,苦情树的叶子落了,又绿了,南飞的燕子也归来了,却始终没有夫君的身影。
一日,粉扇无意中望见河中的倒影,竟发现一白发老妪现于水中,这是我吗?昔时那个美艳的少妇呢?粉扇跌撞着回到家,对镜一望, 一位老妇,满面皱纹,白发苍苍,粉扇惊恐地捂上了眼睛。
有多久,没有对镜梳妆,有多久,没有贴花黄,粉扇已经记不清了,只有当时的誓言一直在耳边回响“他日,我必高头大马,前来迎你,在苦情树下。”
岁月早已改变了一切,青丝白发,沧海桑田,只有苦情树,年复一年,枝繁叶茂。粉扇知道一切都该结束了。
灯枯油尽,大限将至,粉扇穿上昔时的火红嫁衣,拖着病弱的身体,挣扎着来到那棵见证誓言的苦情树下,用尽全身力气发下重誓:“如果夫君变心,就让苦情开花,夫为叶,妻为花,花不谢,叶不落,花叶合欢,一生同心!”说罢,气绝身亡。
第二年,所有的苦情树都开了花,粉粉的,柔柔的,似绒球又似扇子,挂满枝头,花儿两两相对,叶儿纤细如羽。碧绿成荫的叶儿托着成簇的花球,煞是美丽。花儿香气袭人,闻之欲醉。但遗憾的是只有一日花期,而树叶也甚是奇特,居然随着花儿的开谢而朝开暮合。宛若相互扶持的爱人,昼出夜伏,幸福度日。
后人为了纪念粉扇的痴情,就把苦情树改名为合欢树。
听完故事,我早已泪眼朦胧。“婆婆,你为什么每天都坐在树下呢?是不是喜欢这些花的香味?”
“我也在等一个人,他已经离家十年了,我等到现在也没等到,也许明天他就回来了。”我还想再说什么,婆婆已经很疲惫地闭上眼睛。我只好回家了。
回到家,和母亲说起树下的婆婆,母亲告诉我,婆婆得了老年痴呆,谁都不认识了,只记得十年前老伴出门做生意的情景,他们家门口以前也有一棵合欢树,当年就是在树下和老伴分开的。老太太还记得合欢树的香气,日日在树下等候,其实她的老伴一年前已经去世了。”
忘了一切却唯独忘不了你,“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盼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