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人生,我手写我心】
#最好的生活,也许就是好好的活着#
馨玫读《最好的告别》及《重生手记》《此生未完成》《向死而生》等系列书籍有感
在认真读《最好的告别》前,我读过几本关于癌症与死亡的自传体书籍,如于娟的《此生未完成》、李开复的《向死而生》,还有凌志军的《重生手记》,如果加上百岁老人杨绛先生的《走在人生边上》,关于衰老,关于绝症,关于死亡,从而反思活着的意义,思考生活的本质,我想我是已从这些书中有所感悟的。
人都有一老,都有一死。人人都怕老,人人都怕死。但说不怕老的,不怕死的也的很多,一般都是年轻人,一般都身强体壮,一般都生龙活虎,大家的眼前一片光明,无所畏惧,离病与死都距离甚远,所以大家大无畏的说,不怕老,不怕死。“老了不要工作,想干嘛就干,想去哪里旅游就去哪里旅游,多好呀!”至于死亡,年轻人真的离得太远,更是不怕不怕的。这些想法与说法自然有一定道理,但总的来说,是自己未亲历,说得难免容易。
当然到目前为止,我也是看书而以。感谢上帝,我的身边最亲的人,都还身体健康,天天幸福。我只看着我最亲爱的姨妈,因身体衰竭而寿终,善终在自己家的床上,睡着走了。我的几个表姐们用自己的行动向我诠释了中国式的孝老爱亲。
说实在的,读《最后的告别》这本书,心情是比较抑郁的,知道人人都有一死,但做为凡人,我们哪个都拒绝这个结果。当我们走完生命最后的历程时,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式来进告别亲人和自己深爱着这个世界,才是最好的选择呢?虽然正是年华最美好的岁月,但这个想法也会偶尔钻进脑海,进行一些思考。特别是看了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和李开复的《向死而生》后,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果都能老而死去,倒是修来了福份。环境的变化或者是生活的不注意,身边的同事、熟人突患疾病,挣扎着则亡的,也是时有发生的。有时,我们竟然无法防控,只能自修多福,减少患重病的机率。
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死亡总是一个避讳的话题,人人都不喜欢,都避而远之,避之不及。但不管喜欢还是讨厌,死亡总会在某一个时刻降临。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生和死其实就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只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死亡便是我们生命的最终去处,也许生病会是必经之路。选择视而不见到最后被动接受,也许不如早一点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我相信只有正在经历的人才会正视这个话题。
《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他结合自己多年的从医经验以及人生的经历,在自己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与我们讨论三大话题:临终医疗、护理以及养老。通过对美国养老历史以及现状的分析,向美国当前医疗界对于临终病人和老年人的医疗方式不断发问并提出自己的批评。向我们讲述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当大限已到,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们面对衰老和死亡?向我们推崇安宁缓和医疗、善终服务、临终关怀、死前预嘱等新的模式。
告诉我们最好的告别是不以治疗为主、单纯的延长病人的生命长度,而是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除此以外,他向我们描述了美国传统的养老机构以及他们的不断改进,往人性化、个性化方向的发展,为起步阶段的中国养老事业提供借鉴。
阿图·葛文德,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受到金融大鳄查理·芒格大力褒奖的医学工作者,《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他是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教授,哈佛医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纽约客》等杂志的医学专栏作家。
作为一名医生,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我想这本书于娟如果读了,她会作何感想?她会不会在她患病之前,给自己清醒的认识,从而注意生活细节,而不患那么重的病了?也不至于她的孩子那么幼小就失去亲爱的妈妈。
我想李开复应该是读了这本书的,不然也不会有《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这本书了。在这本《向死而生》的书中,李开复以楔子“噩耗”开篇,“绝症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不接受这种判决!”
癌症突如其来降临,骤然面对死亡的考验,始终执着于“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的李开复感到十分痛苦,百思不得其解,特地到佛光山问教于星云大师,一番对谈之后使李开复看到了其多年的信念中存在的盲点,与自己展开一场关于灵魂的对话,由此感悟人生、参透生命,不再用量化的思维计算每件事的“价值”和“意义”。
病魔没有让李开复屈服,他从容的和自己竞赛,反而在生病的一年中,看到了人生平时无法看到和体会到的哲理。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多的认识,在生命进程中的危难一刻,找回了许多过去因工作太忙而忽略了的生活乐趣,重温了朋友、亲人与社会共同关注的生命中的爱,也有缘重新拥抱了整个世界。李开复先生表示,“如果不是癌症,我可能会循着过去的惯性继续走下去,也许我可以获取更优渥的名利地位、创造更多成功的故事,如今,癌症把我硬生生推倒,这场生死大病开启了我的智慧,我依旧会尽力投身工作,让世界更好;但我也更真切地知道,生命该怎么过才是最圆满的。”
我想凌志军也是读过这本书的。上半年看凌先生的《成长成成功更重要》时,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学者也会得绝症。一边读《最好的告别》,一边读作者的亲身体验之作《重生手记》,感悟更真实。《重生手记》是一个癌症患者从身陷绝境到逐步康复的亲历记,也是一位著名记者对当今中国癌症医疗体系种种利弊的观察和剖析,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勇气和乐观精神的人生励志书。书中记载,2007年,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即“肺癌晚期”。北京、上海两地名医会诊,几乎一边倒地判定,活不过三个月。他和家人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惧中。真的没有生路了吗?外科、内科、中医、“太医”,分别给出了大相径庭的治疗方案。要不要手术?要不要做化疗?应该相信什么样的医生?该不该使用特效药?该把性命托付给谁?他调整心态,积极搜集诊疗信息,甄别真伪。他仔细观察医生的得失,也观察病友的成败,最终选择了最佳的治疗方案,走出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五年了,他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越来越健康。他真切地认识到,癌症不是绝症,只要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癌症患者就有更多生的机会。
人的一生,在健康的时候,快乐陪伴左右,生活平缓的前进。“生有时,死有时”,“有生就有死”、“人终有一死”这些都是我们早就听过无数遍的道理。医学并非全能,它有它的局限性。“无论医学如何先进,如何发奋图强,都无法摆脱一个很确定的结局—死亡。”如何活着,有质量、有尊严地活着是值得追求与肯定的事情。
郑重推荐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找这几本书看看,我想看了后对身边的一些事情都会释然,也都能对自己好点,对身边的人好点,对生活也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