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罗振宇在“罗辑思维”上开始每天早上6点半,发60秒语音,坚持了10年,从未间断。每天60秒,3652天,合起来100多万字,累积60多个小时。
怎么做到的?
我也有日更的经历,别说一年,一个月不到就会面临无话可说,无词可写的境地。
这也是日更人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
“”没选题,写不出来怎么办?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说“记得有一天深夜三点,还有三个多小时就要发语音了,我坐在那里就是想不出来要说什么,那种痛苦,至今记忆犹新。但是后来好一些了。痛苦着痛苦着,也就习惯了。”
牛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我们普通人,个人阅历、经验、知识积累的程度和速度,支撑半年的日更已经是极限。
那么,他每天都是如何寻找话题的呢?
就是今天这本书的题目——启发:在别人的处境中,找到自己问题的影子,在他人的答案中,找到自己解题的线索。
如何找到启发呢?
时刻保持对当下敏锐的觉知力,挖掘当下的素材。
跟人交谈、吃饭、看书、通勤、哪怕是去厕所都在思考今天的选题。
“心里有一个做事的志向,就像心里有个痛处,时刻提醒着它的存在。不是摩拳擦掌,不是下定决心。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心里的洞,它始终向世界张开,需要我用全部的精力去填满它,到处搜寻资源去完成它。”
这就是王阳明说的,持志如心痛。
每天一睁眼,就要思考如何填上这个洞,就要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看似每天60秒,其实是10年的每一天每一秒。
这才是一件能长期坚持下去的事情本来的样子。
再说书名,为什么叫《启发》?
“启发”是什么意思?
同样一段话,同样一个故事,我看到之后,与我过往的阅历进行了融合,或者给我当下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故事是把别人邀请进自己布置的世界中,观点是把自己的想法放进别人的世界,而启发是任何外人无法控制的,独属于个人的内在成长模式。
“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最独特的一件事情,是人们会不断地超越所给的信息。”
而每个人会受到什么样的启发,能够想象到什么样信息,创造出什么新的想法,别人是无法预判的。
比如,
一个观点:三流的企业做服务,二流的企业做产品,一流的企业做标准。
这句话给我的启发,要做一流的人,就要有一套隶属于自己的内在评价标准,要有自己的精神内核,或者行事原则。
要做标准的制定者,首先要做自我评价标准的制定者,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证明自己。
——很独特吧!从企业标准,想到了自我的评价标准。
再比如,
最近学习《李松蔚的心理学通史》-稳态部分,我就有一个很大的启发:为什么我们接受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知识,就是没有一点改变呢?
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彻底接受这些观点,或者这些观点只是在表面说服了自己,内心深处并没有完全认可。
我们知道了“利他就是利己”,但还是很难去利他,为什么?因为我们担心利他也可能损害自己,毕竟共赢还是很难的,我们基因里多是竞争的生存策略。
我们知道了“接纳自己,让自己更加自信”,但还是很难接纳自己,担心接纳自己了,会不会躺平了?不思进取了?不接纳自己的现状,对自己不满是不是才有上进的动力?
我们知道了“拖延让人焦虑”,想要摆脱拖延的毛病,但好像拖到最后一刻,完成的也还可以,有没有可能越拖越有灵感呢?
……
正式因为有这么多观点和知识,我们内心没有理清楚做事的边界,所以无论看多少知识,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做事的边界需要自己在生活中去实践。
——也很独特吧,本来学心理学是想要改变自己的,结果发现稳定是常态,自己保持不变是有原因的,或者是对当下的一个很好的应对策略。
再再比如:我最近的一个启发:
写的东西,为什么总是被人标识为鸡汤或者空洞的大道理。
其实作为读者,我自己想想,对我人生影响比较大的阅读,都不是高度概况的大道理。
第一个例子,我高三的时候,在校门口买测试题,不小心看到一篇学霸分享学习方法的小册子,里面很多内容,但我就记住了一个,可以说直接对我的考试心态有了很大的提升,那就是“三轮做题法”,我到现在还记着,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掌握。那就是考试的时候,采用三轮做题的方法,第一轮,只做一眼就有思路的题,遇到难点的就立马放弃,做后面的。第二轮,休息30秒(后来才知道是冥想),再从头看隔过去的题,然后又能写出很多,再休息30秒,第三轮做题,除了确实不会,已经掌握的保证都做出来了。
这种方法,直接消除了我对考试的恐惧和紧张,基本不会出现粗心和发挥失常的情况,还经常有超长表现。
第二个例子,是毕业的时候,无意中在《演讲口才》的杂志里看到一个面试的故事,过程细节不记得了,但面试结束的时候,面试官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没?他说,如果因为专业或者经验,自己离他们的要求差一分的话,希望面试官能够借他这一分,以后一定会借一还十……这个是故事我毕业7年之后,跳槽面试给用上了,不用说,当时总经理就对我印象特别深刻,顺利入职。
第三个例子,我经常写反思日记,但是怎么反思,反思什么?又取决于个人的见识和觉知力,不是说你天天反思就能天天进步的,都很多地方,你根本就意识不到要反思。比如看周玲老师书,其中提到,他发现自己开车的时候,身体非常僵硬,感知到了,后来做了调整,开车就不再紧张难受了。我看到这个之后,发现自己开车肩膀和背部也很僵硬,这就觉知到了…改变就是刻意练习调整的事了。
给我们带来启发和改变的往往不是道理,道理本身貌似有说服力,但经常转脸就忘。重要的是案例,尤其是他人真实的、具体生活环境中处理问题的案例,描述得越详细越能给人启发。
所以,作为表达者,不能只说道理,名言警句金句,很多人总是说给了鸡汤没有勺子,就是缺少真实场景的案例,让读者关联自己。
当然,作为阅读者,看到大道理、鸡汤,也不用否定,争取自备勺子,努力地自我关联,把自己生活场景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套进去,看是否可行?生活阅历越丰富的人,越能自动关联。
——怎么样?空洞的大道理,为什么不能给别人带来收获或者启发,因为读者不能从简单的道理中看到自己问题的影子,而案例和故事,就能很好地感同身受,迁移到个人场景中。
上面这些启发,都是与我所面临的问题相结合的,独一无二的,属于个人的启发,《启发》这本书,是罗振宇自己遇到的事情、看到的故事、听到的观点,而产生的启发。
每个启发,其实都是一个知识的小卡片。
我们除了学习罗振宇这种死磕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这种易受启发体质,随时想着我要输出点什么?
你有什么困惑,你都遇到了什么问题,今天的所见所闻对你的问题有没有扩展出新的思路,有没有受到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