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为什么我们“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01
今早读《认知觉醒 》,关于行动周玲老师提出:“为什么我们懂得那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这个问题,直指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个痛点和困境。
我们阅读了很多有道理的书,收藏了很多有道理的文章,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却始终不能俯下身子去行动。
生活中我们常常力不从心,好像认知和行动割裂开来,成了“认知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02
前段时间,我前同事,她说:“她想换工作,要去应聘一家大一点的公司,但在电脑操作还是不太懂,不太熟练”。
我说:“要熟练操作的话要多学多练才行”。
她说:“有些时候没时间去学,也不知道从哪里学”。
说完这些,两年前我们在一个公司上班,遇到有问题时,她也会来请教我一些关于电脑上遇到的操作的问题,我也会他悉心教她,还在网上给她找了些适合她的电脑操作的课程。
两年过去了,当她想要换一个薪酬更好的工作时,电脑操作能力成了她的绊脚石。
尽管我当时不遗余力地与她分享了各种操作技巧和课程,但由于她自己没有下行决心好好钻研练习,最终这些知识没有给她带来实际的助益,错失了理想的新工作机会。
03
学习任何一门技能,本质上都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在建立连接。
这让我想起我小学毕业的那个假期,要去镇上的中学上学 ,镇上的中学离家有三四公里,中午12点下课,两点半上课,下午5点放学7点上晚自习。
期间的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要回家吃饭,走路太慢,当时只要上初中的小伙伴都是必须学会骑自行车的。
有一天,我跟爸爸说你告诉怎么骑自行车。
他给我说具体的方法。
我就在家里的院里把自行车从院子这边推到那边,就左脚踏在踏板上慢慢划,一会上一会下,怕摔跤,只敢划几步。
过了两天,爸爸说:“你会骑了吗?”
我摇摇头,然后他说:“家里院子小了,你推去外面的公路上试试”。
去了几天,我还是只敢用左脚划着骑,另一只脚还是不敢跨上去。
04
村里有个热心的舅舅,看我在哪里练了几天了。
他说:“你这样学,哪一天能学会,你爸爸都不来陪你练吗?你把右脚跨上去,我在后面拉着你慢慢骑。”
我羞愧的说:“我爸爸没时间,他去田里干活了”。
他陪我骑了几圈,感觉找到一点感觉了,但是他走了,我又不会了。
就这样,好像学了半个月,我终于回来很自豪的跟爸爸说:“爸爸,我会骑自行车了”。
可是,这半个月我不知道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多少次,脚上手上都是伤。
但正是我这股不服输的决心和对技能 的渴望,让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05
正如《冷仗夜话》“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鞠躬”。
我们纵观万卷书,掌握再多知识,如果知识纸上谈兵而不身体力行,终将成为空中楼阁,难以获得进步。
道理虽好,如果不去刻意练习,不去通过行动与大脑建立连接,这些认知永远无法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以实际行动践行所学,用实践检验理论,用行动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活学活用。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失败的畏惧,甚至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止步不前。
只要我们肯咬牙坚持,反复实践来精进自我,定能在执着中获得最终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