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王绪溢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以及陈蕾老师主讲的第一模块共读课程,我对自己的教学观有了一定更新。
信息技术确实让我们的课堂提效提质。当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采用画板工具形象展示等底变化高以及等高变化底的过程,引导学生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跟哪些量有关系,这样比我们单纯用口头描述或让学生自己想象更直观有效。我相信技术可以改善课堂,平时课堂我会选择性地应用信息技术。但如何更有效更科学合理应用也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平时我不断提醒自己需要不断学习与练习。如果想与时俱进,我们应该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才能让我们得课堂更美好。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需要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空间让渡给学生。学生不是带着“空脑袋”进课堂,但我们总担心学生讲不好,所以一直把持课堂,忽略学生自主能动性。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我们深耕细作的关注与规范,我们需要把更多的时间空间让渡给学生,以生为本,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生本课堂的理念,课堂上教师只需要必要,少量的教学内容,师生互动的材料由学生提供。我们平时花大把时间制作的精美课件本质上还是教师观点的体现,是课前的预设,而非学生的观点的汇聚。“好教材”的标准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是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平时课堂上我们应该致力于促进学生生成丰富的素材,不断推进课堂前进。
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要验证、要探究的问题或任务抛出来让学生尝试解决,然后让他们通过小组活动归纳出规律或结论,然后再迁移应用到新练习中。平时我们常用的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的方式仅是某些学生零散思考的输出,不是“以生为本”的体现,如果将这些练习“打包”成任务时,对话就从个别学生变成全班学生的了。这样不是“以某一些学生为本”,而是“以全体学生为本”,去推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积极思考与主动建构的结果。教学应该为思考创造机会,实现学生思维的可视化。思考是学习的中心,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所学知识,才能不断记住它、理解它,并加以应用。所以我们教师要努力转型,慢慢地从知识的传输者转变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者。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需要把更多的时间空间让渡给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思考内化知识。同时,善于应用信息技术,让我们课堂提效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