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的波速球力度太大,果断放弃约课,将机会留给别人。波速球属于小班课,减脂效果好,适合体力好,想减肥的人,我对体重的控制一直属于随缘,从来不会刻意为了减重而苦着自己。
波速球是馆里除伸展流,减压瑜伽之外的另一火爆课程,周六的课程尤其如此。假期适逢周末,简直火的不要不要的,就算要约课也一定要趁早,好在我对强度太大的健身兴趣不浓,每次都是主动放弃,把机会留给迫切想减脂,习惯保持好身体的姐妹,也算是我对瑜伽的一种慷慨了。
我喜欢瑜伽,更喜欢以拉伸,修心为主的瑜伽课程。这源于我最初对于瑜伽的认识,在我的眼里,瑜伽的修心功能要比减脂功能更重要。要说减脂比瑜伽好的运动多了去了,比如跑步岂不比瑜伽见效要更快。受我对瑜伽最初认识的影响,在我眼里瑜伽中一些强度较大的体能训练,已经不能算是很正统的瑜伽了,这也是我对瑜伽的阳性练习兴趣不大的理由。当然接触瑜伽三年,我心里自然明白如果没有阳性的练习,阴瑜伽是很难做到动作标准的。这也许也是我这几年一直在努力勉为其难,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阳性练习的原因吧!当然从根本而言,瑜伽中其实几乎没有完全纯粹的阳性体式,也没有完全阴性的体式。很多动作都是二者兼而有之,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一起学习瑜伽的姐妹中,大多人以减脂为目标,这也是很多人坚持不长久的一个原因。大多以减脂为目标的人,一旦目标实现就会放松自己,进入厌倦期,继而放弃练习。而对于真正的瑜伽爱好者,大多减脂不是最终目的,在体式中找到肉体和心理的和谐相处才是。对于这样的人,减脂时顺便的事,修身养性才是最终目的,相比外在的变化,达到内在的需求其实要难得多。故而想通过瑜伽修心养性的人,要比以减脂为目的学习的人更有长性。
从我们馆里的情况来看,女人更重视减脂,尤其是年轻女人,而男性和年纪较大的女人更注重修身养性。如果不是爱上运动,如果不是每天去来去瑜伽馆,我是无法体会有的人为了减脂,保持身体,有多拼的。我们馆里有为了减脂每天上三节大课,加一节私教课,还在配合节食,每天除了减肥餐,什么美食都不敢吃,我一方面佩服她们的毅力,一方面也心疼她们的自律,对,是心疼,心疼她们为了美,几乎放弃了所有享受生活的机会,除了对服装和化妆品的仰慕。我在此无意对别人的生活评头论足,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惜一切代价追逐的东西,为自己的爱而努力本来就是无可非议的。
生活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了美丽,自然就要为美丽付出代价,你选择了健康,当然必须为健康买单。很多时候我们发愁的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一旦懂得什么对自己更重要就简单多了。如果能不遗余力地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付出就更加值得推崇了。只是人性里比较残酷的一面是,不论你付出多少,牺牲多少,还是会有人看不惯你,唠叨你,嫌弃你,无视你。无论你活成什么样子,也总有人对你不满意,挑三拣四。所以看透,然后看轻。允许别人做别人,也允许自己做自己。
很喜欢《张幼仪传》里的两句话,第一句是:一无所有,一无所惧。第二句,愿你见过生活的凌厉,依然内心向暖!从未停止过努力,也从未停止过奔波与劳碌,可最后还是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这是我们作为成年人的真实生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现在很多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躺平的理由。只是与我这个辛苦半生归来的人而言,还是坚定的认为,努力和付出都没有错,至于回报就看机缘了,不是自己可以逆转的。也许对于热爱努力和愿意付出的人来说,过程就已经很美好了,至于结果他们其实根本无暇或者没有精力去关注很多。这一点其实和我学习瑜伽是相通的,我只管每天努力坚持一点就好,至于结果是减脂还是修心,不是我能控制的,因此我根本不用浪费精力操这个心,低头坚持就行了。
年岁大了,越发的宿命了。对于生活,我只想努力,至于结局我相信上天会替我安排好的。半生归来,遇到过好人,也有过辉煌;见识过烂人烂事,自己的日子也是谈不上好,也算不上一败涂地。回望逝去的生活,对比一下熟识之人的生活,慢慢发现,过得风光的,大多是那些心肠硬的,心眼坏的,人情味淡泊之人。虽然心有不甘。但假如生命可以重来一次,我还是愿意选择善良,真诚,认真,义无反顾。这样的人生虽然累,也很受伤,但心里踏实,睡得也安稳。
前一段某巨星的去世,抑郁症这个话题一度不减。有人在抑郁症苦苦煎熬,有人打抑郁的旗号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抑郁症的特殊性,有人将它分做真抑郁,和假语欲。我认为很有道理。真正抑郁的人是不会每天将抑郁挂在脸上的,相反他们因为生性善良,怕伤害别人,他们的刀尖是对着自己的,这样的人一直都在默默的做着情绪内耗。而那些满眼满脸写满抑郁的人,却刚刚相反,他们摆出来的抑郁是保护自己的盔甲,伤人的利器。他们的刀尖是对外的,他们用抑郁的外在迷惑善良的人,而被他们出其不意的伤害的遍体鳞伤。世间可怕的不是真坏人,而是伪好人。这就像大多家暴男,对外都是彬彬有礼,事业有成的。当然也有一些怂包,对外人要多怂有多怂,对自己的人却毫不留情的恨下杀手。这个正好应了鲁迅说的那句话: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这也许是勇者受人尊重,怯者令人鄙视的原因吧!
鲁迅在《海上的儿童》一文中说: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这两种可谓是家庭教育的极端范畴,大多人的教育还是严松齐下,打一巴掌给两颗糖的居多。总而言之教育是个技术活,因材施教很是有必要,我喜欢的瑜伽也是如此,要说瑜伽的学习其实并没有定式,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