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一个小故事开头:在朱元璋成了皇帝以后,朱元璋老家的那些穷亲戚,就纷纷来投靠朱元璋。求个金银珠宝、一官半职什么的。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百姓出生,以前有多少黑历史就可以想见了。有两位来求见朱元璋的亲戚。
第一位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蔡将。朱元璋心里听了很高兴,重重封赏了第一位好友。
第二位说:万岁,你不记得吗?那时候咱俩都给人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也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的主意,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红草根带进肚子里。朱元璋听了这段话又气又恼,哭笑不得。最后叫人把他拖出去斩了。
同样一件事,却产生了相反的结局。只因表达的方式错了。日常与他人的交往中,也往往会出现失言的现象。怎么才能更好的说话呢?这却是个学问,是个教科书里不教,现实中很重要的学问。
一、学会说重点
二、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一、学会说重点
如果问我最讨厌和哪种人聊天。我一定会回答你,说话说不到重点的人。说一件事,明明两三句话可以说清楚明白,非要长篇大论,从焚书坑儒到国民解放。别人在问你问题时,正面回答就可以了。非得和你磨工夫,讲明前因后果。真是逼死急性子。若事情不紧急,倒也还好。事情紧急,生死攸关,那是忍无可忍啊。
二、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有些人不是不会讲话,是讲话不过大脑。ta没有想清楚自己的话产生的后果,只顾着一时之爽。却没想到有些话语会让人听了误会。文字和句子有这样一个奇妙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若无心讲的一句话,让有心人误会,并记在心上,就麻烦了。父亲常教我,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亦是如此。
在讲话的时候,先过下大脑。想想这样讲话,会不会让别人误会?会不会伤害到别人?我最近听了一句话:只要是因为你而让别人受到的伤害,就别怪他人太敏感。别怀疑这样自己很心机、或者神经质,这是对人最基本的礼物,也是友好相处的本事。所以,古人才有三思,这个说法。想清楚怎么说,说什么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