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里,这样的对话是不是随处可见呢?
“你为什么朝他扔沙子?”“是他先动手的。”
“你今天听写作业怎么没交?”“我爸爸没在家。”
“你为什么上课吃零食?”“是她给我的。”
不管是几年级的学生,当老师找到他们询问犯错的原因时,往往会听到这样的答案。如果我们顺着他们的思路去教育,就会忽略很重要的东西——学生在自我辩护,他们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他们并不认为自己错了,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又是什么?
在《社会性动物》第3章,我们会明白自我辩护的缘起在哪里,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认知失调”。就像文中举的例子,大型香烟公司的高管一方面知道香烟有害健康,一方面又要大力促销让人们购买,内心既相信自己是正派善良的人,又觉得自己促使更多的人因抽烟过早死亡,二者是无法达成一致的。“为了减少这种失调,你必须努力让自己相信吸烟是安全的”,这似乎难以置信,但人们常常用这样的方法来应对心理上的失调,这种自我欺骗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进入教育场景中,我们会发现认知失调对于人的成长的影响。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去反思自己,而是把功夫下在如何自我辩护、解释行为的合理性。“如果个人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保护他们的自我上,他们将永远不会成长。”为什么很多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补课,而收效甚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路。学生一方面学习成绩不好,一方面又在自我辩护,通过各种理由来解释自己学习不好的原因:不喜欢某种学习方式、家里环境嘈杂、父母不关心、有妹妹要照顾、身体有问题等等,以此来减少认知失调带来的压力。但是自我辩护能让他们变得更好吗?改变和自我成长的力量究竟在哪里?
从教师的角度去看,如果教师教学成绩不够好,他们是该为了减少认知失调而进行自我辩护,还是采用“非防御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前者会把教学成绩不好归因到学生生源问题、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专业交流少等问题上,而后者则能慢慢培育强大的自我,了解自己的错误和问题,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可见当出现认知失调的时候,我们做出的选择会把结果引向不同的方向。
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在做过一些残忍、愚蠢或无能的事情后,你认为谁会感受到最大的失调:自尊心高的人,还是自尊心低的人?答案是自尊心最高的人。”这也让我们不得不警惕教育教学中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当他们面对认知失调的时候,更难化解,更容易走向反面。一些孩子考上大学后发现身边的人更优秀,自己不再是拔尖的,甚至还可能挂科,这与他们早年读书形成的认知会有很大反差,如果不能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带来严重后果,可能让一些人从此一蹶不振。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表现在心理上会不自觉地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在这个过程中缓解认知失调。从教育的角度上,我们更应该懂得,这不见得是品质问题,更多的是心理问题。寻找到问题最初的缘起,关注生命成长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