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会把“强迫症康复了一段时间或稳定(恢复)了一段时间,再次出现症状的反弹”这种现象称之为强迫症的“反复”或“复发”。这种称呼用久了,强迫症患者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称呼。于是,在临床咨询实践中,很多强迫症来访者会非常沮丧地说:“若水老师,我又反复了”,“努力了那么久,一朝被打回原形了”,“我是不是永远好不了”..........
用“反复”或“复发”来定义强迫症“症状的再次出现”这种做法的确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应:增加强迫症个体的心理负担,产生对未来可能出现症状反弹的预期性焦虑,减弱对最终走出症状的信心,强化对症状反复的排斥心理等。正是基于以上的负面效应,才引起了笔者对强迫症症状“反复”这一名称的再思考。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把强迫症状的“反弹”称之为“反复”或“复发”呢?
实际上这是基于精神病学和生物医学的思维。为了对各种心理疾病进行有效分类,也为了对各种心理疾病进行临床研究、治疗干预,精神病学家提出了各种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如《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美国的《精神障碍和统计手册》(DSM)以及《国际精神疾病和相关问题的统计分类标准》(ICD)(钱铭怡,2006)。在医院临床心理科实习和工作期间,我曾经认真观察并和精神科医生详细交流过,他们告诉我,精神科的诊断一般是先搜集患者的各种症状表征,然后根据个人的经验以及现有的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他们会将患者的各类症状同诊断标准进行一一对照,如果最符合其中的一种疾病,那么他们大概率会将患者归于此种疾病。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的标签就被贴上了(本段仅陈述个人经历,不代表权威观点)。
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精神科的诊断往往是描述性诊断,是症状学诊断,往往并不是病因学诊断。这样的诊断好处和坏处几乎是同样的多,好处是你终于知道了自己是怎么回事,也有助于专业人员的交流,坏处是患者很容易对自我进行限定,不断进行“我有病”,“我和正常人不一样”这样的恶性心理催眠(曾奇峰,2024)。
因为精神科医生把你定义为“强迫症”,而你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借用了这一称呼,而你在潜移默化中也接受了“我有强迫症”的事实,所以当强迫症再次出现时,你和你的医生/心理治疗师都觉得这是强迫症的“反复”/“复发”了。
但强迫症是一种至今病因未明的心理疾病(崔玉华,2016),它应该是生物、社会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并且据笔者的观察,心理和社会的因素作用应该更大一些,如性格上的追求完美、患得患失特质以及反强迫的心理机制(排斥、中和、抵消等)。一些强迫症领域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认为,强迫症从本质上讲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病,它更多的是一种不良人格和错误的认知模式在心理和行为上的体现,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对于强迫症的治疗和改变而言,帮助个体接纳症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其中去标签化显得尤为重要。森田疗法认为,强迫症患者应该学会带着症状继续生活,应该把自己当成是正常人,而非是病人,向正常人一样去生活才能慢慢变得正常起来。以上表述都是在为患者去除“我有强迫症”这一心理标签做努力。
实际上,当你在意识层面或潜意识层面认为自己“有病”的时候,你就很容易产生“病耻感”,会出现迷茫、消沉、抑郁等负性情绪。但是当你“有病”的标签被扯掉以后,你就很容易接受“我有强迫症”这一事实,你就更愿意带着症状继续生活,你的注意力就不会老是停留在“我有病”的想法和“强迫的感觉”上,这对强迫症的治疗和改变是有帮助的。
前不久有一位强迫症患者告诉我,他又反复了,很绝望。我告诉他,强迫症只是一个心理的标签而已,当你知道自己有强迫症仅仅意味着你知道了自己是怎么回事,这就足够了,要及时把“我有强迫症”这一标签给去掉。现在强迫症又反复了,既然没有“强迫症”这一标签,那么强迫症的反复又从何而来呢?他一下子领悟了很多。
的确,既然我们认为应该去掉“强迫症”这一心理标签,那么它应该在你的内心中就不是一种“病症”了。既然不是“病症”,又何来反复呢?
所以我们不妨给强迫症的“反复”/“复发”换一个更容易被每一个人接纳的名字——状态的波动。因为强迫症的治疗和改变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曲线(波浪)上升的,在一段时间的好转后可能会出现某一段时间的不好,这是正常的现象。此外,就算是那些没有心理疾病的人,他们的状态也是时好时坏的,只不过他们的这种波动没有强迫症患者那么持久,那么剧烈而已。
我们经常讲“接纳症状,走出症状”,我们也会讲“扯掉‘强迫症’的标签,从病床上站起来”,这些都是心理治疗经验的累积,也是基于心理治疗学的深度思考。所以,笔者建议,把强迫症的“反复”或“复发”,给重新定义为“状态的波动”,起码从心理治疗学层面来考虑,这种做法对强迫症患者的个人改变和成长是有帮助的。(已完结)
免责申明:作者系心理学背景,非医学背景。读者若有疑惑,可与专业精神科医生交流,本人不承担责任。
部分参考文献:
钱铭怡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
崔玉华主编.强迫症障碍.第2版本.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