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李老师请来成瘾治疗专家叶主任一起直播,给了大家很多内容新鲜的知识,受益多多,干货整理如下。
我的收获
1.儿童青少年用药很安全;2.有些人需要先用药稳定情绪才能进行后续的治疗。
3.戒瘾不是断网,不是不使用网络。
4.三个方面诊断是否成瘾:a.对游戏的控制受损;b.游戏活动先于其他生活;c.出现负面后果。
5.成瘾后的人心理状态会出现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会去网络中寻找。
6.李老师说:游戏对孩子是无条件宽容、接纳的,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成就感和幸福感,特别容易让孩子沉迷其中。成瘾背后有很多的社会和家庭原因。
7.游戏的设计有很多心理专家参与其中,就是要让人上瘾。
8.是否住院治疗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没有太大的情绪问题、能正常上学工作,门诊治疗即可;有严重情绪问题、不能正常上学工作等,就需要住院治疗,主要使用心理治疗,包括家庭治疗、行为矫正、预防复发等,采用团体辅导、个人治疗、音乐治疗等方式及运动调节。
9.治疗的前提条件是情绪稳定,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真正玩游戏的孩子并不开心,才会通过游戏去找开心。
10.成瘾治疗要早介入,不能等到严重了再去做。游戏成瘾是行为成瘾,需要时间慢慢改变。治疗时间一般2个月左右,费用每个月1.5~2.5万左右。
11.戒瘾是系统治疗,要循序渐进开展。必须提前预防,家长要注意。预防在前,治未病。
12.治疗前期家长来陪孩子一段时间,便于开展家庭治疗。孩子改变后,家庭环境没有改变,孩子又会打回原形。有些家长自己的问题不比孩子少,需要和孩子一起治疗,才能给孩子真正的支持。
13.孩子十六岁群前不要有自己的手机,每天使用不超过2个小时。
14.坐车或地铁无聊时带本书看,改变刷手机习惯,脑修成路,建立多种神经通路。
15.游戏本身没有问题,如何选择、如何玩游戏才是更大的问题。
16.回归书香家庭,家长在家多看书少玩手机。
连麦答疑
1.第一位连麦妈妈说疫情期间孩子成瘾,无心学习。把手机强行拿走后孩子威胁(跳楼、拿菜刀),但没有去实施。目前送去一家(军事化+心理)矫正机构,怕孩子回来后再有反复,自己应对不了(老公长期不在家)。
叶主任建议:孩子回来后要关注他的心理状况。戒瘾不是断网,如果不耽误学习,可以让孩子使用手机。即使爸爸不在家,也可以通过视频和孩子沟通。家长要多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让孩子觉得有人理解他,不会因为太孤独而转向网络。
李老师建议:过去父母做的不够,跟孩子道歉。现在知道可以打游戏,但要控制好时间。戒瘾不是戒网、也不是断网。
叶主任:玩游戏不是问题,让孩子知道游戏背后的原理,他成瘾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
2.第二位妈妈觉得家里老公爱玩手机会影响孩子,不知道怎么办。
李老师建议:不要看到孩子玩手机就不舒服,可以让父子2人一起做些事。多和老公沟通,看他在乎什么。
叶主任:家庭氛围需要调整,夫妻怎么沟通孩子看在眼里;父母都玩手机,孩子心里会不平衡;关系先搞好,找到孩子不想学习的原因。每周(或二周)固定时间开个家庭会议,多沟通、协商、调整。
3.第三位妈妈说孩子疫情期间上网课有点沉迷,不太严重。爸爸抢了他手机发生冲突,一年不和爸爸说话。爸爸多次和孩子沟通,也写过信,孩子就是不理;每周还出去运动几次,放假了一直打游戏。
李老师建议:爸爸给孩子道歉,以前对游戏有错误认识,现在改变了看法。妈妈多做沟通,从内心认可游戏,把爸爸托起来,尊重爸爸。
叶主任:孩子游戏瘾还是有的,情绪比较大,一直打游戏和家庭氛围有一定关系。先开家庭会议沟通解决,改善关系。如果不行,建议做家庭治疗进行干预。妈妈要温柔坚定的表明对孩子打游戏的态度。
4.叶主任给家长建议:家长切记戒瘾不是断网;平时多关注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多陪伴,即使不在一起也有机会,还可以写信。
李老师建议:有些家长不能无条件去同情他,要带着爱去影响他。
我的感受和行动
从几位妈妈的连麦互动中可以看出来,孩子的成瘾行为背后都是和家庭有关系的。
家长不能只看到孩子的成瘾行为,还要反思自己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改变对游戏的错误认识,重新看待游戏,理解孩子内在的需求,给予孩子充足的心理营养。
预防大于治疗,治未病在前。
非常感谢李老师邀请了专业可靠的叶主任来直播,受益良多。
每天分享直播,及时做总结,让更多家长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