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就寝:
天气:
心情:
纪念日:
任务清单
昨日完成的任务,最重要的三件事:改进:
习惯养成:
周目标·完成进度
元旦计划(二):从2019年1月11日起-2019年8月31日能够熟练背诵《得到专栏》中《武志红的心理课》的重点知识:今日得到的290篇短文。平均每天背诵1.3篇。
每天完成不少于1篇。
每周完成不少于9篇。
背诵程序: 每天复现1次,连续7天;第十天时复现1次;每月复现1次,连续5个月;一年时,复现1次。(复现: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进行文字默写)。
习惯养成:用14倍重复力量,去践行艾宾浩斯的记忆规律,去见证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法则。
【今日复习】:10篇。
【今日新拓】:0篇。
【进度反馈】:共340=成49+余291篇。
【今日反馈】:今日(未完成)任务。
【本周反馈】:本周(未完成)任务。
学习·信息·阅读【36】
【十】
31.你存在,所以我存在。①看见就是爱,所以婴儿最初都在寻找妈妈的看见。这一点在一些成年人身上仍然可以看见,他们希望有一双爱的眼睛能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②当从来没有被看见时,你的一些感受,就像不存在一样。③妈妈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咨询师要做来访者平滑的镜子。④艾瑞克森催眠流派有两个看见别人的技巧:和对方同频呼吸;简单回应对方的感受。
32.你真的能保守一个秘密吗?①人都希望被看见,这和自恋需求一样,是一种极为根本的需求。我们的感受,渴望被看见,不只是,渴望爱被看见,也渴望恨被看见。②因为渴望被看见,所以彻底保守秘密,就成了一件极艰难的事情。③一切都为了关系,关系就是一切,我们的一切行为都要放在关系中去理解,不存在绝对孤独这回事。有时我们在孤独中沉思,在孤独中汲取力量,在孤独中成长,但最后,我们必然渴望将自己在孤独中所获得的一切,说给别人听。
33.心灵感应与深度同频。①深度的心灵感应意味着绝对的同频,当你和一个人,全神贯注的在一起时,心灵感应发生概率就会高很多。对于心灵感应有这样一种解释:时空是因物质而生,而精神可以超越时空。②那些没有固着在“期待有一双眼睛,能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这种需求上的朋友,在婴儿时,都得到了相当的满足。也就是说,抚养者或者妈妈或者其他执行母亲功能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接到了婴儿的信息,并给予了婴儿还可以的照料。③在婴儿初期有一种特质“原始母爱贯注”,有这种特质的母亲,对婴儿的需求非常的敏感,似乎有心灵感应一样,有时甚至可以直接感受到婴儿的感受,因此可以及时回应的婴儿。就相当于婴儿在这一刻的呼声得听到,婴儿也因此有了被满足感,甚至存在感。这种及时的回应,就是一份极大的礼物,就是在对他说:这个世界欢迎你。④感受到对方的感受,甚至两个人之间产生深度的心灵感应,有着深刻的意义。当你有意识的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并呼应一感受,对方就会感受,我被看见了,当你的感受被对方感受到时,你就感觉到了爱;在这一时刻,自我的外壳好像被打破了一样,在两个生命体之间好像建立起一种链接,而“我”和“你”都消失了,都有这种感觉出现时,也才叫做爱吧。当爱发生时,自我就可以被放下了。所以,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34.全神贯注时,感应就会发生。①心中没有孩子,或者心里没有住着谁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孩子和其他人建立,心心相印的关系,办法就是:全神贯注的去和一个人在一起。②全神贯注和“你在,所以我存在”是一个意思,当你全神贯注的带着爱,关注我时,我就感觉到了你的存在,同时也觉得我也存在,然后我的心神就可以安宁下来。③不仅仅是婴儿,需要母亲的全身关注,实际上,在任何关系中,如果两个人,之间有了全神贯注的状态,就可能会建立起高质量的关系。
【九】
46.三角化:关系中的权力游戏。①我们都需要关系,需要你、我和他。这样一来,问题就不再是两个人之间直来直去的表达了,就可以将二人关系中消化不了的好和坏,投射到三元关系中去处理,二元关系中的张力就变得好处得多。②冲突时,得有这样一个原则:第一原则是强者让弱者变,强者有更多的资源和心力,去处理关系中的坏。第二原则是,作为第三者,要去调停作用,去化解另两者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减轻他们关系中的坏,而不是火上浇油。所谓的“好人”,容易本能的去表达自己是一个好人,而不是去化解关系中的坏。③把二元关系中的问题放到三元关系里去处理,并强迫第三个人去评理或者站队,这种现象也有三角化。三角化中,最常见的一个游戏是卡曼戏剧三角,也就是心理游戏里的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三个角色。卡普曼说,在所有人际关系的互动中都藏着这个三角,大家也都在这三个角色中不停的互换位置。④卡普曼认为,从这个戏剧三角中脱离出的办法就是:具有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因为三角化游戏实际上只是在借用三元关系,去处理二元关系乃至一元关系里消化不了的坏。当你觉得你、你爱的人、以及相关的第三者都是好的,自然可以从这个三角化游戏中脱离出来。
【八】
53.全能自恋的常规表现。婴儿的全能自恋,可以简单概括为:我一动念头,世界就得立即按照我的意愿运转。成年人身上有四类表现形式:①卓越强迫症。可表达为不优秀,不配活。在新婴儿心中真正的渴求是全能和完美。完美是一个幻觉,另外一个幻觉是——我可以创造一个世界。②行动困难症。想法很多,但行动很难。这有两个常见,但并不容易觉知到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婴儿只提供想法,妈妈负责完成。第二个原因,我是完美的,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按我的意愿运转,如果世界不这么做,我就崩溃没辙想死了,常见有很多严重的拖延症。③诛心论。我要去追查你说的话,乃至你的想法和动机,我都不允许你在想法上对我不利。越是活在全能感中,越是会有诛心论。如果诛心论太过严重,就会太惧怕想象,而会压制想象的自由,结果就压制了活力和创造力。心智成熟的一个起步标准是,可以区分事实和想象,并能知道想象不等于行动,更不等于结果。④在关系中受伤,退行到全能自恋中。这是全能自恋一个特别常见,也是特别重要的表现。生命最初,活在全能感中的婴儿觉得自己那么是神,要么是魔,这是一元世界。等我和妈妈等人,建立好关系后,就进入了二元世界和三元世界,全能感的能量得以人性化。
【七】
54.每个人都不好惹。①意识层面微风吹过,潜意识层面波浪滔天。我们很多人不敢表达愤怒,就是因为意识层面的愤怒从逻辑上讲是非常合理的,但潜意识层面的愤怒,达到了恨不得别人去死的地步。同样,很多人不敢表达渴望,也是因为意识层面的渴望是合理的,而他潜意识层面的渴望,达到了恨不得独占世界的地步。②精神分析师特别强调攻击性的普遍性。咨询中的来访者等拖延、迟到乃至早到、讨好等等,也许都是在表达他们的愤怒,对咨询师的不满。③每个人都不好惹,你自己也绝不好惹。那些“老好人”其实一样有根本性的“自恋”,一样有愤怒,只是他没有表达出来,甚至都觉知不到。但如果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展现自己的报复心。④相信太多的人有这样的一个体验:在某件小事上你被得罪了,出于种种原因,你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攻击性和愤怒,结果这件小事你一直记得,多少年都放不下。但如果有一次,又发生了这样的小事,你表达了自己的怒气,然后你会发现,不仅你觉得很畅快,对方也没有恼火,甚至你们的关系变得更好了。这就是攻击性的一个基本功能。
【六】
55.攻击性的意义。①攻击性是人类的本性,剥离了攻击性的人,也就剥离了人的本性。而具有攻击性的人,则是真实的,更有魅力。②精神分析有这样一个说法:儿童需要获得这样的感觉——妈妈或者其他客体可以在自己的攻击下得以幸存。孩子因为有全能自恋感加攻击性,所以会天然的认为,家里发生的所有的不幸,都是他的攻击性导致的结果,因此它会压制自己的攻击性,即使释放,也是以破坏性的形式呈现。父母需要特别提醒孩子,家里的这些事情不是他导致的。③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等同于生命力。如果母亲在婴儿的攻击下得以存活——母亲既没有死去,也没有离开,同时也没有报复惩罚他,那会让婴儿意识到,妈妈不是他的一部分,不在他的控制之下,是他之外的另外一个存在。当母亲接住了婴儿的攻击时,母亲就和婴儿建立了关系,一元关系中的攻击性,就变成了二元关系中的热情。④活力,总是带有攻击性。不管怎么惧怕攻击性,我们其实都体验到,如果一个人身上没有攻击性,他很容易像是虚假的,很难和别人建立起生动真切的关系。
【五】
56.如何转化攻击性?
【四】
57.生本能和死本能。
【三】
58.时空感:做生死能量的转换。
【二】
59.锤炼出你的自我效能感。
【新】
60.挑战舒适区。
健康·饮食·锻炼
人际·家人·朋友
工作·思考
最美好的三件事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