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 焦点网络初级5期 洛阳 坚持原创分享第253天(2018.1.30星期二)

《中五结班课》

  依然记得,2017年10月17日是中级五期第一次课,转眼间已到了2018年1月30日——结班的日子。

    开班之初,有人说易有人说难,那时想起小马过河的故事,还是想自己体验体验。做过之后才知道,知易行难,才知道需要“小火慢炖”,需要长期“浸泡”。从刚开始照着笔记上的流程问话,到慢慢脱离笔记,贴着来访者,先跟后带,磕磕绊绊进行完整的咨询。在约练中,跟继红老师,东辉老师,俊霞老师,苹瑕老师,瑞萍老师,多民老师,李军老师,爱丽老师等好多伙伴相遇相识相伴,读书会上领略朱金凤老师,卓丽老师,甘德礼老师,李斌老师,双鹤老师,周青老师等焦点大咖的风采。榜样的力量,扰动的推力,裹挟前进,走在焦点的路上,走在完善的路上……

    结班了,结班了。告别环节,心里挺难舍:四个月来的陪伴,我们虽未谋面,却能想象彼此音容笑貌。咨询约练,隔着屏幕却能感受对方感受,如若有缘再见,定能听声知人,熟若故交。感恩相遇,感恩相伴!愿以后的学习路上继续同行。

  学习笔记

《细节的处理》

    咨询时说话的语气、词语的运用要把握好,  稍不留心,带给来访者的感受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比如:1.咨询师:你觉得该怎么办——那,你先聊聊你的看法吧,因为你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

2.结束时,咨询师:时间到了,梳理一下今天聊的内容吧——时间过得真快啊!聊的真愉快!为了效果更好,我们来完个结,把刚才聊的再梳理一遍,你看可以吗?

3.作用具体化前

      不直接问询问,运用“阳谋”——为了咱们有更大的变化,我们接下来需要问的很细,因为聊的越细,变化越大,效果更好。

4.咨询师的一个回应,一个表情都要谨慎,因为它传递给来访者感受都会影响到咨询效果。

    《关于家庭作业》

    不一定每个人都有家庭作业,不一定每个人都会落实到行动上(游客型,不留;抱怨型,留观察观察作业;消费型,行为、观察方面的都行。),家庭作业不是咨询师“留”的,是咨询师试探着看看来访者是否愿意。如果不愿意,可以再推一把:假如,假如能想起来做一点,会是什么呢?

    留作业环节也可以用小步推演,设想下一步该该怎么做,会遇到那些阻碍,准备怎么办?细化,再细化。

      焦点取向不关注家庭作业做还是没做,关注的是变化。所以,每次与来访者聊之前,先问问:“这一周跟上一周相比有没有(用这跟用有大不一样)什么不一样?”最后,问一问:“通过今天的谈话,你感觉有没有哪些让你印象比较深的地方?”

  EARS问话程序:

引出( 引出一个变化)—扩大(详述例外)—强化(给予赞许和肯定)—再次询问(再次引出另一个变化)。

      用朱金凤老师的话做结语吧:允许自己用的不自然,从刻意不自然到刻意的自然,再到踏雪无痕的境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