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因为时间被碎片化了,所以导致我们的时间使用效率不高。时间太碎了,让我们无法完成很多事情。然而,真相真是如此吗?
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碎片化时间,它有几个特点:
特点1:出现情境多样
特点2:可用的工具大多是手机或者书籍
特点3:虽然零碎,但是量大
其次,碎片化时间发生的场景主要是有三个:
①上下班路上
②等人和排队
③候车和候机
那么,面对碎片化的时间,我们都可以来做些什么?
上下班的路上,身边的环境一般会比较吵,比较乱,如果你还要坐地铁或是公交就更是如此了。推荐手机听课、听书、或者梳理近期的工作与生活等等。
饭点时间的排队和等待朋友,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这时我们可做的事情也不少。例如,阅读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批量集中回复客户的微信,或者正在考证可以背知识点等等。
外出出差,会产生大量碎片时间的就是在候车和候机时刻了,这种时间来处理工作是最适合不过了。比如,在车站或是机场集中收发邮件,电话会议,看产品图表,项目方案,写工作汇报等等。
最后,为什么很多人没能把自己的碎片时间很好地使用起来呢?
原因一, 没有提前计划和准备。
比如你走在路上想起要听音频课程学习一下却发现没有提前下载,由于流量不够你就放弃学习的想法。所以,我们有“预见性思维”,提前在手机和kindle上下载好自己要学习的音频、视频、书籍。
原因二,借口太多。
不少人觉得上班已经很累了,如果其他时间还要这么努力的话,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呢? 生活中有太多时间被碎片化,如果你不把这部分时间有效地使用起来,就会被时间黑洞吞噬,自己的光阴会在你的无意识中流逝殆尽。
原因三, 完美主义。
一开始就给自己设立非常严苛的要求,但其实这是非常不利于习惯的养成。建议在培养习惯的初期,先给自己定一个小而易执行的目标。
从今天开始,给自己定一个碎片化时间使用的小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地把它们完全使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