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中比较》教学反思

本周进行了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教学。

教学流程:本课通过侏罗纪世界视频片段进行导入,紧接着切换到书中的图片上,让孩子们观察图中有几只恐龙,几号恐龙最大,几号恐龙最小。孩子们的答案没有一个班完全统一,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大家的答案不一样,基本上都能说出近大远小,孩子们也能说出这样比较不公平。然后出示恐龙模型,通过恐龙运动会的方式贯穿整个课堂。

运动会第一项:让孩子们给恐龙比大小,将恐龙编号从大到小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的最后一排,孩子们比较出来的结果都不同,有的能说出从胖瘦,高矮或者肚子大小来排序的,但有的不能说出。

运动会第二项:给恐龙比长短,从长到短排顺序。提问比长短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孩子们都能说出一端对齐。

第二次进行比较。

运动会第三项:给恐龙比,从长到短排顺序。提问比长短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孩子们都能说出一端对齐。

第三次进行比较。

最后引导孩子们总结:不同的比较方式结果不同。

问题一:孩子们对于恐龙模兴趣很浓厚,课堂管控需要加强。虽然通过了口令让学具放回家,但是效果不好。后来通过换材料保管员的方式以及扣分的方法才有所成效。

问题二:开始几个班没有强调学具一个组一套,学具是大家共用的,一年级的小朋友总是在不停抢学具。后来在其他的班级上课时,发放学具前不停的强调这是大家共用的,做实验可以轮流来。

问题三:对于学生活动手册的记录,很多孩子开始都是乱记,后来的班级上课中,每一次实验前都强调并在PPT中标注记录的位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