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要挑金子,不要过滤沙子。”这是我今天学到的最有感触的一句话。
什么意思呢?淘金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把金矿沙摊到地上,在太阳光下把里面闪光的金子颗粒挑出来。还有一种做法是则把沙子过滤出来,剩下的自然都是金子了。
淘出金子和滤掉沙子,实际上这象征着两种不同的做事方法。在生活中,采用第二种方法做事的人比较多。但做成大事的人,几乎都是采用第一种方法。
做人的启示:
对于不靠谱的人,不给第二次机会,这其实是人一辈子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战略。
不要觉得我们有能力拯救每一个人,那是上帝的事情,不是你我的事情。我们与其把感情花在那些不确定的人身上,不如用心把身边的人照顾好。更何况,有的人你不给他第二次机会,他反而会变得更好,你给他N次机会,他反而不思改变,总等着第N+1次机会。
在和人的交往中省下了时间,我们就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其他该做的事情上。
有的人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比如德国人古腾堡,他发明了欧洲的活字印刷术,并且将它市场化。事情只有一件,但它的影响力非常大,因此我们可以说古腾堡做事的效率很高。反过来,有一个日本人叫做中松义郎,他自称“发明王”,说自己拥有3200项发明,可是我们找不到他的哪一项发明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他做事的效率比起只做一件事的古腾堡就差远了。
做事的启示:
例如专业摄影师在选片的时候,都是从一大堆照片中只挑几张好的照片出来,而比较业余的摄影师通常则是删掉不好的照片,把其余的都留下,舍不得删。
不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有这样的苦恼:一个是手机里的照片,总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删掉了非常可惜,每次想清理,就挑最不好的一张一张删掉,可是相册里的照片总是还是一大堆;另一个是衣橱,按照断舍离的方法,把一年里没有穿过的清理掉,结果无论怎么清理,衣柜还是满满的。现在如果换用选金子的方法,无论是照片还是衣服,把真正完美的精品留下来,是不是马上就能清爽起来?
怎样选择?
️我们需要先认识金子,才能过滤掉沙子。
挑金和淘沙的区别在于对成本的把控。做任何一个选择都要面临取舍,而评判是否该取舍的关键在于:成本和收益的对比。
️当收益大于成本时,持续精进。
️当成本大于收益时,果断放弃。
️这句话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但距离能做到还有一段很困难的路要走。下面的两种句式或许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挑出金子的句式是:我要……所以……
晒出沙子的句式是:万一……我怕……
前者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后者明确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就是知道不喜欢什么,而不知道喜欢什么。我们需要先认识金子,才能过滤掉沙子。所以要反省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在乎什么,找到你认识的金子,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并持续去做。
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正确的事情,也许会错过一些美好,也许会有很多遗憾,但是大方向是对的,一切终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