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训练,是我们和孩子快乐相处、共同成长必备的法宝。
孩子经常是通过与父母的相互作用,来逐渐认识自我的存在、自我价值及学会如何应付各种情绪的方法。
为人父母,必定会为了孩子全力以赴,但是往往会忽略最重要的一点,读懂孩子的情绪,学会包容孩子。
在我们问“孩子到底怎么了”之前,先扪心自问“作为父母,到底有没有真正感受他的内心?”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与孩子的真心交流,双方积累信赖,增强联系纽带,进而变的更加亲密。
相反,如果父母不能读懂孩子的情绪,不能接纳和包容孩子,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够圆满,那孩子很容易因为自我尊重感缺失而变的不安,做出极端行为的危险概率也会变大。
被拒绝、被忽略的情形越多,孩子的自我存在感就会越低。最终由于无法信任、尊重他人和自我,变的我行我素或者过于消沉,或者言行极端,从而招致更严厉的训斥。
那些有暴力行为的孩子,他们常常非常自卑和忧郁,而且内心受过伤害。另外,他们在承受压力时也会表现得更加脆弱不堪。
孩子的情绪请全部包容,你需要做的,只是给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
对于孩子的情绪,我们要尽可能的与他分享,但也要让孩子懂得应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行为界限意识,这就是情绪管理训练的核心内容。
一旦模糊了孩子的行为界限,那么孩子就会在面临情绪矛盾时,认为做出任何行为都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读懂孩子的情绪,试着感同身受,那么在他们划定行为界限时,孩子也会乖乖接受。
如果你认为孩子对父母的爱不领情,不妨换一种方式来爱孩子。
用错误的方式爱孩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能让孩子更加紧锁心门。许多家长有一个错误的误区,认为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孩子时可以听懂的。正是有了这种过高的奢望,他们才会不知疲惫地唠叨个不停。
如果遇到事情,父母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就可以和孩子营造一种共鸣。
我家孩子每次遇到美术、心理作业,就很抵触,总是一句“我不会,太难了”就开始甩锅。
刚开始的时候我一听她这么说,也很火大,情绪蹭一下就起来了。
自从开始学习情绪管理后,我开始站在她的角度跟她对话,“宝贝,我们先回听下这节课,看看能不能在老师的授课中找到作业的思路,如何?”
通过重新学习回放内容,陪着孩子一起动手,跟着老师讲授的方法尝试绘制出多变的花朵、动物,慢慢的孩子对美术作业变的不那么抵触了,同时又收获了甜蜜的亲子陪伴时光,一举多得。
能够懂得分享孩子的情绪,才是真正的爱。
遇事要先解决情绪,而非急着解决问题。当我们用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会发现一切都会迎难而解。
愿我们都能通过情绪管理变的更加快乐、幸福,而非一味的压抑自己的情绪。一味的情绪压抑,终究有一天会像火山爆发一下,喷泄而出,最终伤人、伤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