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芬兰学到的经验就是:教育永远是最好的投资,而平等和对女性的教育是社会繁荣的关键。如果我们能够在 50 年内做到这一点,为什么其他国家不能呢?教育是使人类从赤贫走向繁荣与和平的必经之路。我们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是自我满足、谈论过去的辉煌,无疑注定走向衰败。我们要想出新方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积极的公民,使他们能够应对全球诸多棘手的问题。此外,未来,教育依然是幸福和繁荣的关键。我们可以对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但其重要性永远不会降低。
在 19 世纪,芬兰就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和读书认字。许多连食物都买不起的人却渴望买书。今天,免费开放的图书馆仍然是芬兰人度过闲暇时间的热门去处。这也许会给那些仍在每天挣扎的人以及正在去往更好生活路上的国家带来些许激励。
芬兰人的精神可以用一个芬兰词语“sisu”来描述,它是指勇气和韧性。
芬兰人最初以狩猎和捕鱼为生,我们是欧洲最后进入农耕社会的民族。我们国家的芬兰语名称是“Suomi”,有人认为它起源于“Suomaa”——沼泽之国。然而,一些研究人员现在则认为这个名字起源于另一个爱沙尼亚语中的单词。
芬兰被瑞典统治了至少 600 年。尚无确切的历史证据表明瑞典究竟是在哪一年征服了芬兰,但大约是在 13 世纪。芬兰过去由部落和边远地区组成,所以一直到 1323 年都没有确切的边境线。芬兰东部的一些地区至今仍然非常欠发达。我们的东南部地区边界附近时不时会成为瑞典的一部分。特别是在芬兰东部的一些地区,人民仍然非常不愿意放弃他们的原始信仰。我们的祖先崇拜自然。古老的芬兰信仰及神灵与很多国家原住民的信仰和神灵类似,比如“乌科神”(无所不能之神)、“塔皮奥神”(森林之神)、“阿赫蒂神”(湖神)等。对一些小的精灵,例如小矮人、仙女和森林小妖的膜拜一直延续到基督教时代。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看家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