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家庭对话之旅是本学期家庭学习中心为创始届和19届家长们开设的沙龙。对话之旅不是讲课,是创造一个多元对话的场景,大家在这个场景中可以多元素、多角度、用不同的思维看待同一个问题,而这些思考也将激发每一位参与者的智慧,来面对自身经历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众智汇谈。
众智汇谈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不同的观点呈现在人们面前、感受不同角度的碰撞、外在与自我的碰撞,最大的特色的就是“听他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最大的信任就是: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智慧, 我们需要的是被激发、被看见、被听见,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与自己的方法相遇,而不是依赖别人给的答案。
一月对话之旅的主题是夫妻/家庭关系。创建和经营家庭的过程,也是每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美好的婚姻不是天赐的,光靠爱并不能保障婚姻一定是成功的。必须两个人一齐努力,把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不断延展,同时有良好的机制处理不同意见,每天耕耘,才能培养出美满的婚姻生活。
与主题故事的对话
这期我们有两位主人公故事相近,最终大家决定共同来探讨“全职妈妈在家庭中如何坚持做自己”这个话题。
Y妈妈的故事中,会因为让孩子做家务和吃素的话题,引发家庭中的不愉快,Z妈妈则困惑于如何才能让家庭中其他成员参与和分担家庭事务。
与大家的对话
在大家通过一些客观性问题了解了更多信息后,由故事主人决定分组方式,我们在场所有人进行了三轮鱼缸汇谈。第一轮,内圈的“鱼儿”尽情表达,外圈的“观鱼者”专注倾听;第二轮,“观鱼者”进入内圈做鱼,将倾听后的思考尽情表达,而原先的“鱼”则成为了观察者,试着站在“旁观者”这个新的身份角色上看待议题;最后一轮的自由交流,鱼和观鱼者流动起来,关于这个议题的思考也进入到更多元的思考和表达状态。
现场的几位爸爸站在男性的视角给出的反馈让这个议题的讨论非常有价值。大家一起看到,相对于家务、吃素这些话题,其实更深层的是我们陷入到“没时间做自己”、“没坚持做自己”的状态。
——“在吃肉与吃素的对抗中坚持自我实际也是一种迷失,执着坚持自己也是一种迷失。”
——“哪些地方要坚持,哪些地方可以缓和,夫妻之间的交流很重要。”
——“在家里经常是赢了道理,输了天理。家庭问题每次必须回到原点,就是每个成员心中无条件的东西,这取决于家中谁先引发。”
——“爱自己的方式非常值得探索,有时候家里让'子弹飞一会儿'也是可以的。”
——“家人看到你爱自己,他们也会更爱你。”
在大家智慧的激发下,两位主人公也对议题有了新的看法:
Y妈妈:“做自己很难,坚持自己更难。在为些小事纠结时,要想想到底是爱还是执着。分不清楚时要允许自己迷茫,了解自己爱自己是第一步。”
Z妈妈:“坚持自己的同时,也要给家人留点空间坚持他们自己,他们有这样的权利。我做好我自己,不要求他们按我的方式生活。”
与教练的对话
为了让大家有更多不同视角的收获,除了探月教练,每期对话之旅还设有飞行导师。本期我们是双导师豪华阵容。请到的是资深教练Lora和麻晓晴。讨论最后,教练们也分享了各自观点:
飞行导师、PCC认证教练Lora:“今天讨论的议题,看似是矛盾,其实都是爱,对家人的爱,对自己越来越自洽的爱。我们跟家人在一起,都是赚到了彼此。做自己,我们要先知道自己是谁,才能做自己,才能坚持做自己。此外我们还需要知道先生是谁?男女的思维方式不同,你到底多想要家人支持你,其实可以直接告诉他们。”
飞行导师、ACC专业教练麻晓晴:“平时我们在家庭中的对话太匆忙,深度通常都不够,我们需要在家里也创造一个共同时刻,彼此清晰的鼓励和表达。对话的目标不是寻求谁对,只是让彼此知道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
探月家庭教练组Ellen:“今天的话题是“如何在家里坚持做自己?,我更多的是在想:'在家庭中,如何支持每个做自己',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产生的底层动力和行为也是不一样的。一个家庭,尤其是夫妻之间,当初是因为被对方身上具有的某些闪光点所吸引而结合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之后,如果这些闪光点因为相互的欣赏和支持而越来越发光从而让对方越来越美好,那么家庭中的每个人都能做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有人妥协,有人坚持做自己。我们所要努力和用智慧经营的家庭是每个人都能做更好的自己。“
探月家庭教练组议敏:“结婚前,我们彼此都是独立的个体,因彼此欣赏走到一起,而结婚后往往会不自觉的产生‘我今后过的好不好,就要靠你了’这样的想法。这种不自觉的托付心态阻碍了我们做好自己。而事实是我们本来就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从前有,现在更有;另外,还需要看到婚姻中两个人都是不断变化的,经过那么多年,我们都不再是曾经的我们了。接受这一点就不会停在对过去的僵化印象,而会聚焦在从当下起怎么让自己更好,怎么让家庭更好。今后的路还长,两个人一起很好,一个人能自得其乐也很好。”
探月家庭教练组雪茹:“在家中想坚持的事,需要让对方明白这件事对你的意义和重要性,而不只是提要求的方式。坚持自我的度不是要一个人去思考,需要把正在进行的探索和研究和家人分享。分享之后他们也许明白,也许不明白,那又怎么样呢?人生是一个过程,当把事情拉长到整个人生过程中看,每个点都是美好的、都是给人生带来经历和经验的,所以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同时,生活不会因为咱们不接受而改变,反而会因为咱们的接纳和顺势而为、也许发生一些改变。”
行动力工具箱
这是探月家长们在本次对话沙龙中分享的提升沟通品质的方法:
——各自尊重对方,也要换位思考,其实我们不需要太迁就对方。
——包容家人的练习,可以现从自己身上实践,先包容和允许自己。
——家庭中每个人都需要被重视。当太太可以示弱时,先生其实自己会想“我不帮她帮谁呢?”
——具体的事情除了在家庭内部解决,也可以邀请资深专家从专业眼光给一些建议。
——做自己要坚定、坚持,不能自己放弃自己太多次。可以通过学习找出足够的脸、案例支持自己的观点。
以下是探月学院家庭学习中心教练组为对话沙龙推荐的补充材料,有助于家长们分析行动力、与孩子共同提升行动力的模型/工具,供家长伙伴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
1、三半教练模型之“半急”:
永远不要替别人做决定,要像荣格说的那样,把自己活成小太阳,用足够的陪伴和支持,和家人一起共同来到下一步,共同面向未来。
2、萨提亚“家庭天气”交流法:
萨提亚模式“天气报告”,通过5个主题来探测家庭温度,可以清晰显示家庭情感的气候,同时让家庭成员之间沟通顺畅。这个方式也适用于其他场合,可以更好的讲述和讨论生活中不容易直接提及的主题。
3、沟通原则:赶走那只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