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老师:“东汉的史学家荀悦讲「形势」,“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他说要确立一个策略来决胜,主要有三个要点:第一个是形,是大体得失之数。就是判断大概行不行,看看能不能搞定?第二个是势,是临时之宜、进退之机。到了现场随机应变、顺势而为;第三个是情,是感情的情。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应该是意志力,看你的意志坚不坚定。对于主帅来说是看你的意志力,对于团队来说是看你的士气。李世民的大将叫李靖,他说: 兵有三势,有三种兵势,一种是气势,一种是地势,一种是因势。气势首先是你的内心强大,其次气势是实力积累出来的。什么是地势?李靖说:“关山狭路,羊肠狗门,一夫守之,千人不过。”这就叫地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你就把地的形势给占了,这就是你的王牌。这张王牌抓在手上,不管他有天大本事,他也没法跟你抗衡。那你怎么能够得到地势呢?就是在别人还没有看到它价值的时候,先把它占了 。地一直在那儿,关键你得知道哪张牌是王牌。因势就是因势利导。 ”
在学习「地形变化」的应对之道之前,得先明白,地形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关于「做行动决策」有三个考量维度,形、势、情。
「形」是大体得失之术,是在决定要不要行动的时候就有的基本判断。只有在「形」的层面判断可以做,接着才是讨论接下来行动的战略重心是什么。
『势』上主要要遵循「顺势而为」的原则,它并不是无为、听天由命,而是要分清可控和不可控,可控的部分是『兵势』上提前规划,不可控的是现场具体的情况谁也预料不到,只能顺势而为。
「兵势」有三种,气势、地势和因势。「气势」也属于『情』的层面,分两个方面一个是主帅的意志力,另一个是团队的士气。主帅的意志力靠的是平日「修道保法」治自己的气,学习积累出来的。关于团队的士气,主要看《军争篇》里的「用兵之法」和如何『治气』的方式。《九变篇》十条内容中,前五条讲的是地形变化的应对之道。
关于『地势』,首先要意识到『地形』在战局中的重要性,占据有利地形就是拿到了竞争中的王牌,有致人的优势。其次,这里的关键是,一方面要识别出「地形」的价值,另一方面是至少能分辨出不利地形,有相应的对策,使自身不置于危险中。
华杉老师讲道:“九变,孙子一共写了十条,前五个, “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都是在讲地形,可见地形在兵法中的重要性。五种地形变化的应对之道,①圮地无舍,意思是在这样的湿地和沼泽地区,你就不要宿营。②衢地是四通八达、多省交界的地方,它四通八达也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种四通八达的地方与周边往来方便,在这种地方战斗,你一定要搞好外交。 一来你要结交外援;二来,至少不要让你的邻居被敌人争取去了。③遇到了绝地,你要赶紧走,不要久留。④围地是四面都是险要,前进的道路非常狭窄,退回的道路危险迂回,敌人过来很方便,我要进出却很困难的一种地形。遇到这种地形,你必须预设奇谋,让敌人伤不到我,我才能行军通过。如果事先没有谋划好,你就很容易钻进敌人给我们布置的口袋里面去了。⑤在死地,等死不如找死,战斗也是死,不战也是死, 所以说陷入死地就要坚决地奋战 ,这叫“即战则生”。要马上快速地作战,才有生存的机会。你稍微迟疑一点,就被人家杀死了。”
这五条关于地形的应对之道给我很大的启发。
人生之路不可能总是平坦好走的大道,必然会不可避免遇到很难走地形,就像红军万里长征,在那种局势下,需要以那样的「以迂为直」的方式突围,这里的关键是要学习这些地形的要点,学会如何从这些地形中走出去,而不是逃避。
第一种,遇到沼泽、湿地这些无法安营扎寨的地方尽量不要停留。万不得已需要停留,就要寻找有树根的地方,暂时休整。第二种,四通八达之处是兵家兵争之地,这种地方的利是周边交往便利,弊也是便利,在这样的局势下,团结很重要,不然容易出现唇亡齿寒的情况。第三种,遇到绝地,也就是不毛之地,没吃没喝没法生存的地方,要赶快跑路。绝地在当下婚姻中家暴现象中的体现更典型。第四种,遇上进退两难的地形时,进去之前就要谋划好如何出来,不然就不要进去,因为进去必死无疑。第五种,在没有退路的时候,要殊死一战。在当下的年代,不太会出现生死攸关的情况,但很多情况又何尝不是生死攸关呢,只是它不以具象地形式呈现出来罢了。不以这种具体的形式呈现,就在意识层面意识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