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人体发生免疫效应的一种直接的反应。但是,当体温过高,机体会出现一些代谢的紊乱,造成身体不适。
如果体温超过39度的时候,还是要给予相关的物理降温,甚至是镇痛药剂降温治疗的。因为在高热的情况下,身体的很多组织器官都会受到严重的副作用。
发热是人体在细菌病毒感染以后,自身免疫系统调节的一个过程。
人体的发烧是因为细胞代谢旺盛,壁细胞大量分裂出浆细胞浆,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的特异性抗体,抗体与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一个侵袭的能力,最后被白细胞吞噬,并不是体温升高,直接由于高温而杀死病毒的。
发热时,人体的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会加强。
第一、在人体温为 39℃ 的环境下,人体的淋巴细胞的代谢能力比在 37℃ 的环境中更强,因此它的免疫功能也更强!
第二、人的体温在 38℃~40℃ 时,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达到最大。
这里的吞噬活性可以理解为白细胞“吞掉”微生物,并杀灭它的能力。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在人体温达到 40℃时加强。
第三、机体发热可以增强中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当人体体温达到高热(40℃)时,有助于增强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活性。
发热促进中性粒细胞向感染部位聚集,发挥其“吞掉”微生物,并杀灭它的能力。
第四、高温可以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所谓“细胞毒性”是指自然杀伤细胞对某些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某些自身组织细胞(如血细胞)、寄生虫等的杀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