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早上近些,还是中午近些——《两小儿辩日》,有没有答案?

列子的《两小儿辩日》本来就是调侃孔子的小文章,不过到了今天,随着人的思维不断进步,会读出一些不同的味道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东出游历,看见两小孩子在争辩。好为人师的他便上去相问,准备替两个小孩子解惑。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在日出的时候离人近,正午的时候离人远些。”

另一个小孩子则说:“我认为太阳在日出的时候离人远,正午的时候离人近。”

前面那个小孩说:“日出的时候,太阳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太阳则像个小盘子,难道不是远的看起来小,近的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反驳说:“日出的时候清凉带有寒意,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也不知道他们谁说得对。

于是两个小孩子就讥笑他:“谁说你有多聪明来着?”

孰,谁。为,以为。汝,你。知,智,知识渊博。

其实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列子意在讽刺孔子好为人师,不过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孔子确实不失为一位好老师,正是他自己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没有人是天文地理皆知的万事通,即便是圣人也不可能。而有些人怕丢颜面,喜欢假装自己什么都知道,或者有些人看问问题的是两个小孩子,随便扯点古文典故,就能轻松应付过去,甚至不惜臆造来让自己不丢脸。

可是孔子很老实,不知道,说不出,你笑话便笑话呗。

所以列子这篇文章,原本要嘲笑孔子,却反过来让我们对孔子的师者之心有了更好的了解。

因为列子也不知道这个问题啊?要不然为什么不给出答案?

即使他给出了答案,在我们今天看来,也必然是错的,是他自己臆造出来的。这是时代的原因,在当时社会和科技环境下的人不可能对这个问题有正确的认知。

那么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答案?

还有 54% 的精彩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支付 ¥2.00 继续阅读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