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书的历史
本课通过重演书的历史,引领学生体验一种物品制作材料的革新过程。这节课,他们将通过模拟书的变化历史,体验对比泥板、简牍和纸的书写感受、装订难度和便捷程度,体会做书的材料随时代演变、革新的过程。
本课有以下活动:
1. 用不同的笔在三种材料上写字
2.试着装订成册,做成一本书活动材料:
材料:泥板、竹片、纸、订书机、细绳、毛笔、竹笔、墨水自备材料:铅笔
本课我用提问的方式进入课题:出示图书馆、书店的的书问学生:你知道这些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学生都会说到纸,接着追问:你知道人类曾经用什么材料来做书的吗?很自然进入主题。
活动一、了解做书材料的演变历史
方法:收集学生前概念,让学生说自己知道人类曾经用过哪些材料做过书——观看微视频—一小结做过书的材料——引发思考:为什么做书的材料会变化?
活动反思:
1.这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人们都用哪些材料做过书。在了解前概念时,大多学生会说到竹片、木片、龟壳等,由此可见学生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尤其是说到东汉蔡伦发明的纸就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为了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答复,给全班学生一个了解纸的发展历程,我带领孩子现场查阅资料,发现早在西汉初期就有了纸,只是比较粗糙,不被广泛运用,在蔡伦改进后,逐渐普遍使用。
2. 在探讨做书的材料为什么会变化时孩子们大多会说到方便,于是反问:真的是这样吗?
咱们一起来体验体验。自然的过渡到活动二。
活动二、体验用不同的笔在泥板、竹简、纸上书写方法:
1.出示材料,学生匹配泥板、竹简、纸对应的笔。
2. 小组内体验用不同的笔在3种材料上写字,感受这种方法是否便利。
3.全班交流书写感受。
活动反思:
1.体验毛笔在竹简上写字材料不好准备,尤其是墨水,要么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墨盘,让学生书写的时候蘸取墨汁,这样的话很容易打翻墨盘或者蘸墨汁时桌面到处洒些墨水,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选用的是有笔盖的毛笔,课前把毛笔用水泡开,再给每一支毛笔蘸上墨水,盖上笔盖,这样课上可以直接使用。
2. 大多数学生不会用毛笔,课上要教学生握笔姿势。
3. 在泥板上写字,泥板会掉很多碎泥屑,用毛笔写字时还是会在桌上或者手上留下墨水痕迹,提醒他们洗手。
活动三、装订成册,做一本书方法:
1. 全班交流装订方法
2. 学生体验做书活动
活动反思:
交流装订方法时,学生统一认为纸的装订用订书机就可以,很方便;泥板的装订有同学说可以打孔,有的说可用胶布粘、也有说用线捆。方法很多,我没有干预,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这些方法可不可行。分享时学生说泥板的装订太难了,不好装。竹简的装订方法更复杂,我借用了前辈的竹简装订视频,先让他们看,再进一步指导才明白了,比较费时间;竹片小孔中间有竹纤维,线不好穿过,可以先用小的棍子把中间的竹纤维分开;线也很容易分开,影响操作,可以用火先把两端燃烧一下。
整节课孩子们都很开心,下课了都还意犹未尽。学生体验了不同材料的书写及装订,感受到做书的材料为什么会变化,在将来,做书的材料可能还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