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期印证班二大组第 7小组优秀功课推荐
学习班长:吴自霞
检视班长:李春玉
学习委员:方宗梅
检视委员:姜玉荣
学习组长:杨苗苗
检视组长: 肖美英
优秀功课: 谭娴
————————
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四阶段第17天
时间:2025年10月15日
姓名:谭娴
地区:湖南娄底
志愿:心纯粹,无私欲,存天理,致良知;修心修性,成人达己;做自省利他致良知的践行者和印证者,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课程:https://wx69f4abe7422bb45e.m.soho001.com/?s=3938159
|当|下|即|未|来|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今日功课
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
2、日行一善✔: 2分
3、每日自省✔:2分
(1)不抱怨,不说谎
(2)时刻保持恩悲敬
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
我家有大宝,你别笑哈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孟子》开始。带着谦卑与感恩,聆听博仁老师《孟子》导读和老师的印证分享,学习圣贤经典,体悟人生智慧,不断提升心灵品质,经营幸福圆满人生。
【原文学习】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肼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在对话中,孟子说,齐宣王你与民同乐,猎场再大,老百姓都觉得小了,我可以到国王的猎场里面来钓钓鱼,他可以到国王的猎场里面来打鸟,他也可以到国王的猎场里面里面来采采野菜,小朋友也可以来国王的猎场里面欢喜玩耍,主打一个与民同乐嘛。
谭娴想想这场景也觉得很美好。国王的猎场很大,但不局限于国王打猎,天下人在天下做天下事,“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天下的也是我的”,这样的大同画面不就是理想的大同社会吗?
小到一个一个家庭,也莫不如此。如果你的领地有你的规矩,人家不敢贸然踏入,那你的房子再大,但也不见得快乐。你可能得到另一个人家里面去玩耍去吃饭,去体会人家有的快乐,何不在自己家里也提供这样一种快乐的氛围呢?
家有老游,幸福在手。老游喜欢一大帮人在家里玩,谈天说地也好,偶尔玩个牌也好,自己肯定抽时间陪。如果我请他做视频,那他跟朋友说清楚“今晚我有任务,派我们家书记陪大家哈,我忙完就来。先给大家泡好茶我再走”
客人走了,宁可自己又来收拾这儿收拾那儿。我有时候也说,“哎,人家家里一尘不染,鞋子摆放整整齐齐,桌子上面干干净净,你喜不喜欢呀?” “喜欢呀,我们抽时间做一做,也一样的哒。”
终于又在另一个侧面理解我家大宝老游了。
感恩圣贤的智慧指引!感恩博仁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志愿者老师的大爱和幸福付出!感恩同修的一路同行!
5、①读家书感悟
谭娴认真拜读少辉老师的家书,感受来自祖国北疆的您对于晚清重臣曾国藩的景仰和对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和谋略的推崇。“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这是一种强大的活在当下的力量,充满了深刻的人生智慧。“物来顺应”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智慧;“未来不迎”则是一种不过度预期的心态;“当时不杂”是一种专注的态度;“既过不恋”则是一种放下过去、面向未来的心态。我们一起来活在当下,做一个真诚真实的自己。感恩您优秀家书的赋能。
②听点评感悟✔:1分 谭娴认真聆听老师的点评责善,受益匪浅。“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真谛愈发清晰。在这个充满大爱的平台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尽情舒展心中的“大我”,以无我利他的赤诚,将温暖传递给身边每一位伙伴 。
感恩您的大爱付出和赋能滋养。
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
1)是否精准做到 :
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
今日总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