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换课,正好三四节讲解了连在一起,上语文园地刚好。我的安排是前一节课学习“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一部分,后一节课学习“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二部分和“日积月累”,遗憾的是又没有按照原计划完成。
1.交流平台用时太长
我让学生先自己读,然后从四句话中的那个概括出体会思想感情得方法,写到旁边。但是好几分钟过去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书上空白一片,既没有勾画,也没有批注。甚至有人神情呆滞,似乎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我气炸,一个没忍住噼里啪啦批评教育了一番。然后又重新来过。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时间。现在想来,真是太不应该!说好的因势利导呢?说好的循循善诱呢?我应该反思:在课堂上表现无聊呆滞,很大原因是因为老师的设计和教学出了问题,是老师自己没有调动起学生的性趣和激情。怪谁?
2.小练笔完成效率不高
因为这一部分是重点,所以我给足了学生时间,让他们充分第读这两句话,让他们自己发现它们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发现。孩子们几乎都能发现这两个句子的表达特点是:先点明一个场景突出的特点,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这个特点。恩,说得确实不错,感觉真的全都懂了。我又做了强调!那好吧!写吧!
巡视过程中,我的希望逐渐破灭,而失望越来越多。他们一个个奋笔疾书,一个个不合格。于是我又插播“重点”,又给细细讲了一遍,又让改让写,所以最终的讲评没有在原计划中完成,无奈地放到了下节课。
用他们自己写的话为例子,讲完了说完了,这次应该听进去了吧!
然而,可气的在后面。优化作业上有这样的知识点,“山很陡”“雨很大”“人很瘦”,写上来却是一塌糊涂。很多人只是随意地写了一句话,并没有从不同方面去表现给出的情景的特点。
与其说生学生的气,不如说更气的是自己,一定是你自己的课堂教学出了很大的问题,才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透彻掌握知识点。问题出在哪呢?出在没有让学生充分地交流。
在学生多次读完句子并发现讲个句子的表达特点之后,不应该直接让学生来写。而是让他们小说,同桌互说,全班交流,让同学们说,让他们自己进行诊断,在这个过程当中,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扎扎实实的口头超大之后,再让他们落笔去写,写完后,出示评价要求,再让他们自己评一评、互相评一评,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共同评析。这样一遍一遍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下来,效果肯定好得多!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执教《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甚至包括《习作》都存在这很大的不足,这几部分其实跟课文一样重要,甚至比课文还重要。我应该重视,应该思考怎样入教好它们。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发现自己上课总是在赶时间,总是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内容,而忽略了学情,应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灵活地进行调整。而且上了一定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大多数的时间让他们来动嘴或者动手,还不是我在那里说个不停。是我去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我。
任重而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