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以项飙(牛津教授)和媒体人吴琦对谈的形式,以项飙个人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探讨了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全球化潮流、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等命题。
去年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10月份到11月份,正是我所处的城市频繁静默、封控的阶段。那段时间或许是我在去年一整年中最“不稳定”的一个阶段,我异常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与我自己的精神世界都在经受着一种名为“失序”的考验,那种你一以贯之的、熟悉的世界和经验被全部推翻了,你不知道该如何生活,该如何面对你看到的一切。
而在读这本《把自己作为方法》的过程中,我获得过一些力量,它们来自项飙教授客观的、理性的、温柔的、平实的表达,来自宏大却又细微的命题,我从中再次感受到了秩序和平静。“个人在宏大世界中的位置”,“如何处理个人和世界的关系”,“如何建立自己的小世界”,这些内容在书中被反复提及,它们一度给了我重新修复起我的破碎世界(或者说维持自己精神遗址)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