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
且不论沟通的结果是好是坏。
我欣赏会沟通、能沟通、爱沟通的人。
无论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能沟通的人多半是让人羡慕的,让人愿意与之交流的。
但总有些人,宁愿去猜别人的心思,也懒的沟通。一旦出了问题,还怪别人没有主动告之。
曾经听朋友讲过这样的一件事:
小林是一名设计师,有一天跟领导一起去见客户,在客户的公司双方就设计需求、期望目标进行了探讨,也有了初步的结论。但是回公司后,小林统计完手里的项目,发现没有办法在客户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
于是商议后,由领导出面,决定把这个项目转给另一名设计师同事小丽来接手。
领导当着小丽的面,要小林把所有的资料整理好,再发给小丽。
小林把整理好的资料发给小丽,同时嘱咐她:“我怕没有全部理解到客户的意思,所以要是你有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一定要说出来,我可以跟你一起去找领导沟通。”
两天过去了,小丽没有向小林咨询过任何的问题,也并没有向领导请教过。
第三天,领导主动找小丽,问她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进展如何?
小丽答:“没有什么疑问,我已经做好了框架,剩下就是细节再要一天时间来处理。”
领导很惊讶:“没有问题?这么快,打开让我瞧瞧!”
一瞧,果然问题不少,初看不但有点曲解了客户的想法,还有点画蛇添足。
客户指定的一周时间交付,现已过去3天了。
领导很气愤:“你先不要再处理细节了,再按你这样的思路做下去,也是无用功。你好像没有懂人家的意思,比如,这个不必要的功能区,为什么加进来?”
小丽答:“这些功能区是客户的资料里有的,我以为都要,所以都安排了!”
小林了解到情况后,也去看了看小丽的成果。
然后说道:“你加的这些功能区,我并没有讲过客户要的啊,而且。。。”
话没说完,被小丽抢了先:“可是你没有告诉我客户不要啊,我看到资料里有,所以才规划进来了!”
最后小丽和小林被领导叫到办公室,一起重新梳理了客户的需求,紧赶慢赶重新推倒,重新设计,终于在客户指定时间内交付了。
但小林和小丽也被领导狠狠的批评了一通。
小丽觉得自己很是冤屈,她认为本就是小林没有交待清楚客户的要求,才导致她的思路方向不对,做出了错误的规划。
小林更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明明在发资料后,还嘱咐过她,若有问题,一定要问,沟通清楚,不要乱猜。
从此以后,小林和小丽便很少说话了。
因为不沟通,不及时有效的沟通,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因为没有把话说清楚,所以不能更好的理解对方,解决问题。
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开始,只有沟通,才意味着这件事已经开始解决。
遇到事情时,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要吝啬与别人沟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