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8
作为即对对应有限之可持有的积极自主阶段化展开,当还在于意识——思之必要的传承性可参照性连贯,亦即是物性外化之提供的丰富——可替代性拥有的受用所在。
还在于给到有效的大多数可靠地机会抉择,同在之得失即是普遍的阶段化完整所在。
当有利于促成我们意识之自觉地自律性守成,而非贪婪的彼此对立的差别。
差别是有限的区分,在于认知的偏隘,同时执着于物之自有的优越,既而起一种执念的排他性本然化状态的有效?
是生命之本体化阶段化有限的恐惧之占有的延续和“自在”体验,反而迷失于物性的虚妄,故此宗教——乃至很多思想性的认知都在于破除,然而破除又是小众的一种观念,当还在于对应现象之可持有的非拒绝性自足,而不囿于特定的差别故。
如是无差别即是一种尊重的自觉,可自律的完善之彼此有效。
2012.6.17
冷漠疏于懒散,是自我本性的遗忘才变得偏僻。
活力是一个人的年轻最直接的表现,“老成”是心思的世故衍化了内外的行为。
甘于平庸反倒未必平庸。
懒得平庸次数最可耻的无能,内心的不定,妄动,行为却少于作用,白日梦的创造是对于这种可笑的露骨揭示。
没有既定的坚守才游移不定,混乱迷茫的奢求外在多样化以排遣内在的无助。
黑夜的被替代正是一种人的自我遗忘产生的繁荣。
与建设者本初意愿也大抵有所变动——流俗。
盲目是不定的表现,混乱是空虚的排遣,人们怕孤独却流于寂寞,反倒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