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长夏,娇阳似箭,在屋内看出一闪闪似火那样闪烁着。看那田间稻谷已成熟,要开镰收割抢收了。
一天中午,芸雨和阿明站在阿贤屋的檐街上,芸雨说,明天要开始双抢了。阿明说,是呀,到处都谷熟了,又收又种最辛苦。
那我们一样鸣锣敲鼓吧,今晚集中几个男青年,分分工。阿明说,看看有几人,四个人一组吧,轮流值日敲锣。
这个季节就要赶得早,早太阳未出,没有那么酷热,到太阳出都得担谷回来了。
铛…铛铛…阿贤阿清四人值日锣钞响起来了,窜屋走巷,起身啰…割禾啰…社员群众习惯了,锣响起床,家家户户如此。
天未亮,芸雨起床,担着水桶去水井边挑水。看见家家户户开始煮吃,有挑水的,有喂猪的。
几个嫂婶在小河过洗着衣服,七佰娘早呀,芸雨叫着,她扭头望望,哈哈…大家都早。
她一手将大辫子放转后面,又长又粗又黑的大辫子,时而又转回前面,不时用手甩回后背。
天刚蒙蒙亮,抬打谷机的,妇女担着箩筐,一头放着镰刀奔向田间。早造辛苦劳作,去收割这一劳动果实。
女社员专门用镰刀割禾,几棵几棵作为一手,堆放左右,适合打谷机一手手脱粒。
阿明说,我来割一下。几个女的说,小心呀,左手抓住棵禾,禾刀口向下。不然会自己割着自已的手,一棵棵去割吧。
那边隆隆的打谷机声,哗哗的谷子飘到谷仓。一会儿仓满了,满啦…快担箩来,一担担金黄色的稻谷摆放在田埂上。
去…将那堆禾杆撒在田里,那二叔叫着芸雨。好吧,芸雨手拿着禾杆,一手手撒在大田里,并用脚踩上几下。
这些禾杆作为肥料,连同禾根一起,用牛反复踩踏,经过腐沤烂熟,就可以插上晚造秧苗了。
打谷机不时往前挪动,有水淹着,二人拉,后面推。还有专门递禾把,给踩打谷机的人脱粒,这样不用来回走动,速度快些。
芸雨,递把禾穗给四哥,他接过后说,芸雨,你得去当兵了,去当兵后,将你的衣服转比我呀。
芸云说,四哥我得去当兵的话没问题,我寄件军衫给你。芸雨知道他有几个孩子还小。
当兵,芸雨多么渴望,心想,我这个牙齿,到时候怎么都要报名应检,还还自己的心愿。
一身汗水一身泥,男的打谷,女的做镰。看看那一担担稻谷,比往年丰满,是增产一造,内心很是高兴。
到太阳正照,象火那样灼热时候,谷已满箩筐,收工。一担担放在晒地上,专门晒谷的就安排晒干保管好了。
下午太阳偏斜,又出发,过了一冲又一垌。这是抢收早造,不然遇上下雨就麻烦了。稻禾倒伏,谷到地下遇水就出芽。
下午,耕牛纷纷出动,全村有四十来头耕牛,在田垌里吆喝着。那个阿林说,做看牛好呀,不用担上膊头。
抢收完早稻后,又接着抢种晚稻了。真的是马不停蹄,大热天,秧苗生长很快,立秋前插完田,这又是上级的号召。
哎呀,水好汤呀,那阿永这个插青惊叫着,踩脚入大田,水真的好汤。看一条条泥鳅浮出水面,有的晒死了。
芸雨说,我们农村有句谚语,叫做“立秋死泥鳅”,说明这个季节特别炎热,泥鳅生在泥里水里,都会被晒死。
啊,明白了,阿永这些插青第一次经历双抢,多么辛苦。芸雨还说,人呢,要防止中署,经常煲些凉茶饮,就是这个道理。
下午五、六点,又吃上一餐粥,又一轮去田垌插秧。芸雨对阿永说,这个时候,在城市上的人应该吃晚饭了。是呀,阿永应声说着,这个时间说饭了。
下午天气逐步转凉,正是赶工见效明显的黄金段。一块块田垅很快装上绿妆。直做到天黑,大家才洗手洗脚上田,这才是真正的早出晚归。
芸雨阿明这些年轻人,锣声日日在响,不甘落后。社员群众一齐努力,定要在立秋前插完田。
在一天中午收工,芸雨和阿永走在村中的路上,太阳是那么酷热。去…上屋吃粥吧。芸雨叫着阿永,阿永说,好吧。
进入屋里,那是泥砖屋,凉快很多。入到厨房,芸雨打开铁锅,用粥杓搅一搅,水多过米,稀到不得了。
揭开饭桌的盖子,只有一碗酸空心菜骨,别的什么都没有。
芸雨端上一粥,递给阿永,二人一块吃起来。边吃边聊,聊得很开心,也吃得开心,粥凉爽。
又一碗,那自已来吧,芸雨说,自已动手丰衣足食。他又去锅里装上一碗,你一碗我一碗,二人吃得津津有味。
芸雨母亲收工回来了,脱下草帽,手抱一堆青菜,衣衫湿透,满身汗水。
阿永说,吃粥啦。你吃吧,没有什么莱,慢慢吃,芸雨母亲对着阿永说。芸雨心中明白,这粥实在太少米了,有点不好意思。
好在阿永,这个城市仔,无拘无束,吃饱这肚子。芸雨对阿永,由衷产生好感,也很开心。
芸雨和阿永,也聊起村中的生产生活状况,设想着未来。
这些年轻人朝气逢勃,着力推动、改变农村面貌而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