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起笔写这篇随笔,心里就是愉悦放松的,平时的工作里,我总在写,写总结,写报告,写讲稿,穿靴戴帽,推文敲字,改个几版十几版都是常有的,而今天,可以为自己写写,用文字看看自己,拍拍自己,抱抱自己,挺好。
情绪一直伴随着我们,小时候有阵子生病打针,觉着疼了便大声哭叫,奶奶每天哄着我从卫生所一直背到家里,在泥泞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却还不忘时不时的哄哄我,而我呢,早就不疼了,却一直嘤嘤的抽泣,回到家里还能得个糖果或罐头吃,那时候有点情绪变拼命的放大,想被关注,想被照顾,而能化解我情绪的,除了那甜甜的糖,还有奶奶深深的爱。
随着年龄增长,每成长一次,回头看时,便觉着之前的痛都不算什么。成人后,不同于儿时,我们学会了不露声色,但压制的情绪并没有被化解,在单位,我有个闺蜜,我们常常会在有情绪的时候约个奶茶,互相吐槽烦心事,奶茶喝完,还是得回去面对那些人和事,但心情已经没那么糟了。但有些情绪就不那么好化解了,对我来说,曾经最怕的就是上班时收到老师的投诉,老师发来的视频照片里,玩水的,乱跑的,坐在地上,藏在柜子里…我瞬间被愤怒和羞愧拉入谷底,又无法找人诉说,羞愧这种情绪最难化解的点就在于羞于启齿,不好释放。那该怎么办?只得回家了摆脸给老公,说我承受了什么,把坏情绪传递给老公,然后我们俩人一起男女混合双打,把坏情绪一股脑儿的给孩子。那一刻,孩子受到的,没有爱,全是我们恼羞成怒的情绪,我们给孩子混乱,得到的一定还是混乱。好一阵,我深陷这种循环,越使劲儿,情绪越大,负能量越大,结果越糟糕。
我以为我学会了不哭出声来就是成长,其实我只是学会了逞强,我以为笑着面对就是成长,其实我只是掌握了虚伪和隐藏。我以为我能控制情绪了,但其实是我的情绪饶了个圈子来控制我,我和小时候一样,把痛苦放的很大很大,但已经没有人可以在这时,给我一颗糖。原来成长的第一步就是断了依赖,首先要学会自己疗伤,化解情绪保持淡定,然后还要学会转化情绪,能够受的住批评,让自己不容易受伤,如果将来能有疗愈他人的能力和能量,那才算是真正的成长,才算是做了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