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一模块共读心得

这个寒假,跟随陈老师进行了一次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之旅。前一阶段的学习留给我印象深刻的关键词有:课堂生成、学生中心、同侪教学、发现学习。

一:课堂生成

  在我们的课堂中,好教材是来源于学生课堂生成。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精心准备课件,但在课堂中,对于课件的内容,不舍得放弃,因此,变成老师为主导,答案也是老师希望引导出来的答案,因此,课堂缺少创造性。要想在课堂上创造出更多的创造性,老师的引导,麻吉星的课堂生成可能,都可以成为课堂的生成,需要好好思考,如何在课堂中运用。

二:学生中心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我们要转变思维,从教师教授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减少讲授,借助麻吉星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进行思维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合作意识,在学习合作中,每个人都积极投入。设计好学习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一个教练,慢慢变成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三:同侪教学

同侪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学生教学生,即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后,能清晰地向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听取对方的说法。由于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方式更为接近,他们的表达更容易被同学们接受,能更高效地参与课堂。但是如果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提出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有时候只靠依据已有的教学经验还是不够的,这时候可以利用反馈器收集学生的反馈的信息,面对不同的数据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同侪教学法其实就是让学生积极掌握主动权,从听讲者变成探索者,在互动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四: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一种学生自我调试学习的过程,课堂上制造认知冲突,打破平衡,创造学习新状态,重新调适,重回平衡。学生经历自我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力和探究力得到锻炼,更是学习能力的提升。 同化,调试,顺应,平衡,进而提升能力。

自己的学习收获很大,同时也在思考自己下一步如何学以致用,继续探究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