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十大管理第二部分——范围管理,包括6个过程,以及各过程的定义、输入输出和工具。
1、规划范围管理
定义:规划范围管理是为了记录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及产品范围,而创建范围管理计划的过程。
作用:在整个项目期间对如何管理范围提供指南和方向。
输入:项目章程、项目管理计划、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工具:专家判断、数据分析、会议
输出: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
2、收集需求
定义:收集需求是为实现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
作用:为定义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奠定基础。
输入:立项管理文件、项目章程、项目管理计划、项目文件、协议、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工具:专家判断、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决策、数据表现、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系统交互图、原型法
输出:需求文件、需求跟踪矩阵
3、定义范围
定义:定义范围是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
作用:描述产品、服务或成果的边界和验收标准。
输入:项目章程、项目管理计划、项目文件、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工具:专家判断、数据分析、决策、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产品分析
输出: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文件(更新)
4、创建WBS
定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
作用:为所要交付的内容提供架构。
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项目文件、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工具:专家判断、分解
输出:范围基准、项目文件(更新)
5、确认范围
定义: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作用:①使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②通过确认每个可交付成果来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项目文件、工作绩效数据、核实的可交付成果
工具:检查、决策
输出:验收的可交付成果、变更请求、工作绩效信息、项目文件(更新)
6、控制范围
定义:控制范围是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作用: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范围基准的维护。
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项目文件、工作绩效数据、组织过程资产
工具:数据分析
输出:工作绩效信息、变更请求、项目管理计划(更新)、项目文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