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师的角色和母亲的角色相似,母亲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基地,让孩子能探索世界。——John Bowlby
书中说到三个对心理治疗影响最丰富、最有启发意义的结论:
第一、共同创造的依恋关系是发展的关键情境;
第二、前语言期体验构成了发展中自我的核心部分;
第三、自我对于体验的态度比其个人历史的事实更能预测依恋安全。
Bowlby最初意识到依恋是源自于进化的生物必要性:和照看者的依恋关系对于婴儿身体的和情绪的生存及发展都至关重要。由于依恋的需求,婴儿必须适应照看者,对于任何威胁到依恋纽带的行为,他都会防御性的将其排除出去。
关系是互动出来的,我深信不已。
一、转化作用的关系
在这里,治疗师的角色是帮助患者不仅去解构以前的依恋模式,还要帮助他们在当前建构新的模式。
换言之,治疗关系是一个发展的熔炉,在这个熔炉中,患者与自己对内在和外部现实的体验的关系,可以从根本上发生转化。
二、未经思考的已知
未经思考的已知,是那些没有说出来的治疗对话中的潜台词。
作者提到的一个假设是,不能(或不愿)讲述自己解离和否认体验的患者会在其他人身上唤起这些体验,跟他人一起把体验活现出来,或者使之具身。对临床意义而言,这就要求治疗师必须特别关注自己的主观体验,关注患者和治疗师共同创造的移情-反移情活现,关注情绪和身体的非言语语言——所有这些,都是获取和最终整合被患者否认或解离的体验的途径。
三、对于体验的姿态:表征、反思和觉察
心智化的自由度越大,我们在最初建立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情绪的本能反应对我们无处不在的控制就越小。
我们越能采取反思性姿态,我们就越具有复原力,越能够抚养出安全型的儿童,这已经成为一个准则。
心智化的核心在于我们内心在关系中可以跳出自己内心有些扭曲的判断,从外部来审视自己,从自己内部来理解对方,将心比心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心智化理论强调了在自我的心理结构发展中依恋的功能。
1、最外层是外部现实。外部现实不仅包括发生在外面身上的时间以及我们参与创造的情境,还包括和我们一起卷入的有关各色人等,后者可能是更重要的。
2、第二层代表表征的世界:即对过往体验的心理模型,可以让我们不必再为每个新的时刻发生的事重新发明一个新模型。
3、第三层反思性自我,采用这样一种姿态,我们就能够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去反思自己体验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体验的表面意义。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获得内在自由的重要方法。
4、第四层是觉察性自我。觉察性自我可以同时既是一个安全自我,又是彻底的无(个人的)我,仅有觉知而已。
他从佛教中借用“无执”这个词,用来形容“等距的位置”,既包括了对自我的体验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觉知,也包括对自我“本是虚构”这一事实的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