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底层逻辑:
(1)事物间的共同点,就是底层逻辑。
(2)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处,变化之后不变的东西,才是底层逻辑。
(3)底层逻辑 + 环境变量 = 方法论
2.三种对错观:
法学家的对错观(客观公正:证据)
经济学家的对错观(宏观整体:社会总成本)
商人的对错观(微观个体:谁损失大)
(1)课题分离: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
(2)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我的时间比他的值钱,浪费同样的时间,我的损失大
3.人性、道德、法律
(1)人性来自自私的基因;道德常常是反人性的;法律是道德的子集,是维护群体存在的道德底线
(2)法律像是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不管你能好到哪,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
(3)感恩的本质是“预付费制的交换”:你先帮我,我必将帮你
(4)宽容的本质是允许犯错的协作体系
4.三层智慧:
(1)博弈:零和、共赢
定力:长期价值,做时间的朋友
选择:断、舍、离
(2)雪中送炭难于锦上添花
(3)天黑路滑,社会复杂;
江湖险恶,人心叵测
(4)顺着绳牵出一头大象,跟丢了兔子,忘了自己的目的及目标
(5)人生不仅是由一连串问答题串起来的,更是由一连串选择题串起来的
(6)永远不要忘了自己的选择权,也永远不要交出自己的选择权
(7)在绝望中选择生存态度的自由,是人最后的自由
(8)工作对于有些人而言,只是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固定的地点,做着固定的事情——重复,重复,再重复
(9)学会选择,常常就是学会放弃:选择一个,放弃其他
5.公理体系 VS 逻辑推演
(1)在有公理体系的世界里,只有能证明的和不能证明的。大师与大师的差异,是智商的差异,不是口才的差异
(2)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3)马歇尔:价值不是由劳动创造的,而是由用户的需求决定的。供需理论:供需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决定成本,而不是成本决定价格
(4)一个人的需求是会变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吃第一个馒头比第二个更有充饥价值,第三个价值又比第二个更小)
(5)在经济学世界里,没有一个观点具有普适的解释力。所有的观点,理论上都可以被驳倒,至少能举出反例
(6)囚徒困境:合作~背叛;坦白~隐瞒
(7)如何学好经济学:
一是学李白也要学杜甫(菲兹杰拉德:一流智者,同时持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
二是给每个模型找个反例,然后继续用这个模型(罗曼罗兰: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三是记住每个理论都有前提(查理芒格:若不能反驳一个观点,就不配持有这个观点)
(8)不要死记黑板上的经济学,要既能抽象于真实世界,也能还原于真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