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柳林镇大河村西南1千米的漫坡岗上,是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为主,兼有二里头文化和商代遗存的古代聚落遗址,距今6800-3500年,是郑州地区远古文化发展的完整缩影。
遗址发现于1964年,1972年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考古重要发现之一。
在大河之畔,先民们在陶器上绘出太阳纹、月亮纹、日晕纹、彗星纹等丰富多彩的纹饰,因此他们生活的村落被称为“星空下的村落”。
被称为“天下第一房”的F1-4,是国内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居住建筑基址,堪称5000多年前最豪华的“三室一厅”,其格局奠定了中国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形制,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镇馆之宝:
①彩陶双连壶(复制品)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1972年房基F1内出土
原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高20厘米,泥质红陶,红衣黑彩,器表满布平行线条图案,利用连通器原理将两个造型一样的壶体连接在一起。它被认为是礼仪用品,可能在氏族部落结盟或重大礼仪活动时使用,作为部落首领、长者对饮的酒具。彩陶双连壶极有可能就是交杯酒的鼻祖,被誉为仰韶文化明珠、“中国古代彩陶之冠”。
②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2014年消防水池改造过程中出土
目前发现的仰韶时期最大的彩陶盆,高15.7厘米,口径45.7厘米。泥质红陶,侈口,仰折沿,圆唇,鼓腹,上腹微鼓,下腹急收,底部残失。口沿饰以红彩直线纹、白彩弧形三角纹、红彩圆点纹、黑彩弧线纹等组成的八组对称的图案。内壁施白衣。腹部施白地,饰以黑彩月亮纹、弧形三角纹、圆点纹等组成的四组对称的图案,可以看出古人在绘制陶器纹饰时已经采用对称等分的手法。在彩陶盆的近口沿处有两对钻孔,两孔中间都有一道裂缝,用锔补技术将其紧紧固定好继续使用,也印证了在仰韶文化时期,锔补这门传统工艺已经出现。
③白衣彩陶钵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1975年出土
泥质红陶,敛口,圆肩小平底,白衣涂红彩,肩部饰以三组相连的菱形、弧形、三角形和梳形几何图案,器身上饰以平行直线纹、弧边三角形、圆点和菱形等组成的图案。高21厘米,造型优美、色彩鲜艳,构图谨严,为少见的古代艺术珍品,反映了大河村彩陶的突出特点。
地址:郑州市中州大道与连霍高速交叉口东7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