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出身贫寒,童年过得很艰辛,由于贫困,他早早辍学,但他从小酷爱读书,书让他看到外面广阔的世界,使他忘了烦恼。
他曾说:“我扑在书籍上犹如饥恶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是对他自己爱看书的真实写照。
正因为他一辈子喜爱读书,他最终成了闻名世界大文豪。
1868年3月,马克西姆·高尔基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母亲改嫁,他被寄养在外祖母家。
外祖父一直反对女儿的婚事,对高尔基无半点怜爱之心。外祖母家人员众多,家庭复杂,舅舅们互相勾心斗角没有人关心高尔基。
只有外祖母的爱是高尔基童年生活的一缕阳光。外祖母无微不至地关心高尔基生活。
慈祥的外祖母还是高尔基的启蒙老师,经常给他讲述俄罗斯民间的故事和童话,吟唱民间歌曲,在高尔基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11岁那年,高尔基读完初小二年级,母亲不幸病逝。外祖父逼着他去一家皮鞋店当学徒。
他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他切身体验到下层人民的苦难。
他特别喜欢读书,总是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
为了读书,他受尽屈辱;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
有一回,高尔基一边干活,一边偷偷地看书,不料看着看着就入了神,结果把茶炊烧溶了,那老主妇恶狠狠地用一根刺棒将高尔基毒打了一顿。
在医院里,医生从他背脊上钳出了四十二枚刺。这种残忍的暴行把医生也激怒了,医生说这是私刑,支持高尔基去法院控告。
可是高尔基却说,控告不控告倒无所谓,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只要她允许我看书就行了。
还有一次,高尔基从邻居家借来一本小说趁老板晚上睡着以后在窗边借着月光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过了一会儿高尔基兴致正浓,不肯罢手,就点燃一盏小油灯继续看,老板突然醒了。
他看见高尔基在油灯下读书,怒气冲天地说“看什么看,你把我的油灯都快用完了。”
老板娘也醒了,像一头母狼似的扑上去就打高尔基。高尔基无法忍受,二话不说就离开了裁缝店。
高尔基背着行囊来到伏尔加i河边,心里有些悲伤,可是很快他又看到了希望。
因为他遇到了一位胖厨师并做起了胖厨师的洗碗小伙计,更让他惊喜的是胖厨师也是个书迷,他有满满一箱的书,而且愿意让高尔基随便读。
高尔基有时还和胖厨师一起探索书中的各种问题。
高尔基刚满十五岁就已经博览群书了,大仲马、雨果、巴尔扎克、海涅、狄更斯、肖伯纳、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i、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艺术大师的名著,他都读过。
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高尔基发奋攻读,从而具备了高深的文化水平和渊博的学识,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上他曾经流浪俄国各地,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社会经验丰富。他才写下了大量思想深刻,具有影响力作品。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
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小市民》、《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等等。
他还写了散文诗《海燕》、《鹰之歌》、还有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正因为高尔基酷爱读书,他苦尽甘来,终于成为世界大文豪,苏联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读书能够使处于苦难和绝望的人,看到希望之光,寻求自己的梦想。
如果你感到迷茫和烦恼,请看书吧,书会让你看到辽阔的世界,使烦恼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