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系统打卡进度:
1000-397
1.睡前安宁/午间静谧/清晨唤醒
2.二十年记录本双启动:2022~2042
3. 每日千字文输出系统(第一阶段1000天)
每周一赏:老子/孔子/庄子/菜根谭
《菜根谭》
第一则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庄子》
一
北冥有鱼〔1〕,其名为鲲〔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3〕。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4〕。南冥者,天池也。〔1〕北冥(mínɡ):北海。冥,通“溟”,浩瀚无边。〔2〕鲲(kūn):大鱼名。〔3〕垂:通“陲”,边陲,边际。〔4〕海运:海动,海风刮起。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形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部广阔,不知道有几千里宽。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鸟啊,当海水激荡、飓风刮起的时候,就要迁往南海。那南海,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池。
《论语》
学而第一
1.1 子曰〖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3〗,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
【注释】〖1〗子:古代对有学问、有道德男子的尊称,在本书中是指孔子。时:用以修饰“习”的副词,指一定或适当的时候。习: 练习、温习。〖2〗说(yuè月):通“悦”,高兴,快乐。〖3〗朋:具有共同见解的人。有人认为,这里的“朋”是指弟子。自远方来:朱熹《论语集注》(以下简称《集注》)说:“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形容自己学说的影响广泛。〖4〗愠(yùn韵):怨恨,发怒。〖5〗君子:此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能按时温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共同见解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不为他人所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段意】
此章从学习的角度阐述了君子的要求。这一章的三句话,由于缺失语境,很不容易确切解释,前人对此另有一解,谓“学而时习之”是指其学为时人所习,故而快乐;因而有人从远方来谈道就非常高兴,反之,不为人所知亦不怨恨。可备一说。
《道德经》
第一章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道[1]可道[2],非常道[3];
名可名,非常名。
无[4],名天地之始;
有[5],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6];
常有,欲以观其徼[7]。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8]。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释
[1]道: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变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
[2]道:动词,说出。
[3]道:名词,万物遵循的规律,即老子所说的“道”。
[4]无:天地万物没形成时的混沌状态。
[5]有:天地万物形成并产生名物之状态。
[6]妙:微妙、奥妙。
[7]徼(jiào):边际、边界,这里引申为端倪。
[8]玄:深奥的、不可预知的。译文
能用言语说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
能形容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
无影无形的混沌状态,乃天地万物之始。
天地万物形成时的本原状态,乃孕育万物之源。
所以要常从“无”中领悟“道”的玄妙;
要常从“有”中领悟万物产生的端倪。
“无”和“有”本原相同名称相异,但都体现了“道”的深远玄妙。
这不是一般的深远玄妙,而是深远又深远,玄妙又玄妙,这就是宇宙天地万物之一切奥妙的总门。
注意力,生命的货币;不用费劲就可以长时间不起念的人,专注力更高。
让意识引领身体,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
松弛、从容
人的一生不过是赚钱、生活、学习三件事而已
娱乐项目:为劳碌的生活带来充分的抵消与平衡
融入度、参与度、贡献度都刚刚好,免得人们问我们太多的问题,
都希格的核心观点是,分三步走的“习惯回路”能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步是信号,用都希格的话说,“用信号来告诉你的大脑进入自动运行模式,以及使用哪种习惯”。
第二步是形成常规,“可以是肢体性、心理性或情感性的常规”。
第三步是奖励,这能帮助你的大脑发现这个特定的回路是不是“值得记下来以备后用”。反复练习可以加强这个回路,直到逐渐变成自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