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老师跟我说,我是数学老师,不会写东西。这中间其实没有因果联系。不少理科老师每年写的最多就是教学反思,教学计划,试卷分析,还是学校逼迫上交的。教育写作,真的与任教学科有关吗?
01
理科老师为什么不敢写呢?
源于自我固定性思维方式。我是数学老师,我怕自己写不好。写作的能力,重点需要练习。写文章,多数人都是后天通过大量阅读习得的技能,只有少数人靠的是天赋,比如张爱玲。在阅读方面,理科老师是有欠缺的。文科老师因为上课的需要,必须大量的阅读,才能对文本理解更加透彻。比如要讲季羡林《永久的悔》这篇课文,需要读季羡林大师的《牛棚杂忆》《回忆母亲》《季羡林散文集》等。王崧舟老师为了讲好《一夜的工作》,先后读了十多万字的资料。
理科老师,教过十多年之后,甚至不用再看教材。因为各类知识早已了然于胸,不需要查阅资料,再像文科那样去核对字词读音。闭着眼睛“勾股定理”也不会讲错,可是文科教师却不能止步不前。我在执教历史课《红色政权的创建》时,有专家指出,你应该读一读领袖的文章,比如《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反对本本主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而这些文章,我的确没有读过,那次学习之后,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那套《毛选》翻出来。这套书是父亲上学时的书,一直没有敢丢弃,如今总算派上用场。
文科教师的阅读,不仅是怕在专家面前露怯,主要是课堂上面对学生自己要有底气。
由于缺乏阅读,所以造成理科老师不敢写,怕写东西。
02
突破心理障碍,从专业阅读开始
对于教育写作,任何学科教师起点都一样。因为“不敢写”,所以“不会写”。因为“不常写”,所以一直“不会写”。必须突破自己“不会写”的心理障碍,坚信写作能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吴正宪、华应龙、邱学华等老师,都是数学老师。当然,还有体育名师吴俊伟老师、生物名师孙明霞老师,这些都是写作方面的高手。
教育写作,必须从专业阅读开始。至于读什么书,如何去读,在魏智渊老师的《教师阅读地图》、张贵勇老师的《读书成就名师》、颜莹的《我与教育写作》这三本书中,不仅给出了读书的目录和方向,也指明了写作的路径。
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搜索“数学老师应该读哪些书”“化学老师应该读什么书和教育期刊”,每个学科都可以这样去检索。万能的网络时代,这些都不是难题。
03
理科老师具有写作的先天优势
对于写作,其实理科老师有思维优势。我读过不少理科老师写的文章,思路清晰,结构缜密。
作家刘震云说,学数学养成的缜密对写作时细节的处理很有帮助。他曾戏言,1978年高考时,他的语文成绩其实一般,数学考了87分(满分100分),然后一不留神就考了个河南高考状元,最后上了北大文学系。
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教授,学习的是高分子化学。他的演讲能力可以说是教授中最优秀的,源于他的思维能力、他的写作能力。
老师,不论你是什么学科的教师,不管上学时我们语文成绩怎么不好,不论你工作都么忙,这都不应该是你拒绝教育写作的理由。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教育写作能力一定是教师实现专业的关键。同时,下三到五年功夫去坚持写作,我们一定能看到专业写作带给我们的成长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