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
希望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与你对着干,
从而你可以学习如何放手;
他不听话,
从而你可以学会聆听;
他有拖延症,
从而你可以学会欣赏静止时的美;
他老忘事,
从而你可以学习摆脱对于事物的依恋;
他过度敏感,
从而你可以学会理智;
他总是心不在焉,
从而你可以学会专注;
他敢于反抗,
从而你可以学会打破常规思维。
他感到害怕,
从而你可以学会相信宇宙的力量。
希望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使你学会,
这一切不是关于孩子,
而是关于你自己。
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干完所有该干的活,终于有时间,泡上一壶老白茶,整理心情,让心归位,仔细听完这本《家庭的觉醒》。
对于作者的观点十分认同,我们总想花很大的力气去改变孩子,但实际上,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是为了唤醒我们,是为了让我们对自己有重新的认识。当我们能够把劲使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个家庭就得到了觉醒。
书中说孩子终其一生最需要的三件事,我觉得对于我们所有人这三件事都尤为重要:第一个叫作“我被看见”,第二个叫作“我有价值”,第三个叫作“我很重要”。我们有时候需要的并不是钱,并不是荣誉,我们需要的是被看见、有价值、被尊重,这三件事也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作者总结出关于教育的七大迷思:
第一大迷思,叫作“教养都是为了孩子”
家长给孩子买书花多少钱都愿意,因为他们觉得这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实际上这是第一大迷思,教养的核心对象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本人。
第二个迷思,叫作“成功的孩子总是在前面”。
作者把孩子的能力比喻成五根手指。外在成就,比如说学习成绩和体育成就,充其量是小拇指(就是最小的一根拇指),其他四根手指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关系。首先是与自己的关系,一个人能不能跟自己和谐相处(这是大拇指);然后是与家人的关系(这是食指);再是与社区的关系(这是中指);然后是与各种目标的关系(这是无名指);最后才是外在的具体表现(这是小拇指)。
第三个迷思,叫作“孩子有好坏之分”。
我们经常会给孩子贴标签,觉得孩子就是“懒惰”、“不听话”等,因为贴标签比怀疑自己要容易得多,一个人最难的事是反思、改变。但实际上,生了孩子以后才是我们真正改变的开始,才是我们真正开始反思自己、调整自己,让自己跟着孩子一块儿不断地进步的时候。
第四个迷思,叫作“好家长是天生的”。
没有一个家长天生是好家,成为一个好家长,我们要靠大量的学习和训练,还有自我的成长。
第五个迷思,叫作“有爱就是好家长”。
爱当然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在爱后边特别容易跟着的一个东西是恐惧,恐惧使得我们的爱成为成长的对立面。我们的动机也许是爱,但并不代表我们的孩子接收到的也是爱。我们的许多爱其实是爱自己,只是伪装起来成了爱别人。爱,一种能够全面地看见、接受且尊重他人本来面貌的能力。如果你发自内心地爱你的孩子,不要求回报,你只是因为爱了他就已经满足了,这才是真正的爱,而不是让孩子必须用一些事情来跟自己交换。
第六个迷思,叫作“父母的使命是培养快乐的孩子”。
人生有它本来的样子,挫折有它本身的意义,有可能这个孩子在这儿所受的挫折,正是其后让他不断进步、不断上升的动力。但是,很多家长内在的恐惧使我们觉得“我不能够让这些事情发生”,站出来替孩子解决一切。实际上,孩子比我们更会生活,所以我们的使命是培养孩子,而不是培养一个快乐的孩子。
第七个迷思,叫作“家长要控制一切”。
家长真正能够掌控的只有一个东西,就是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当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状况,事情发生了,此时你的情绪和反应才是你影响圈里可以自己掌控的东西。但是我们往往不掌控自己的情绪和反应,我们放纵自己的情绪跟反应,而希望掌控那个掌控不了的东西,这就是痛苦的来源。如果一个父母能够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的现状,而不是试图控制一切,让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发生,这个父母就叫觉醒的父母。
以上就是七大迷思。反思这七大迷思,跟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有关系,每个人头脑当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样的迷思。接下来就是要了解我们的反应机制。因为每一个人害怕的点不一样,为什么每一个人的恐惧点不一样呢?作者给大家总结了以下一些不同的恐惧的来源。
第一种是“不被爱的恐惧”。
第二种是“对冲突的恐惧”。
第三种是“对投入的恐惧”。
第四种是“对独立自主的恐惧”。
第五种是“对于不幸福的恐惧”。
第六种是“觉得自己没用的恐惧”。
第七种是“对于失去控制权的恐惧”。
第八种是“对平凡的恐惧”。
第九种是“对短缺的恐惧”。
以上这些恐惧的点我都有过当,现在每当我焦虑的时候就会去寻找标记自恐惧的点。找到这个点以后,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改变它。作者给了一个方法叫作“Yes,But”(是的,但是……)“是的”代表接纳,代表意识到了自己的恐惧,接纳自己的恐惧。“但是”代表着勇气,代表着自己打算去干。这就是走出我们内心恐惧的过程。把爱从恐惧当中分离出来。当你对孩子产生了一种情绪的时候,当情绪起来的时候,可以拿笔写下来你在害怕什么,把害怕的东西列一个表。我为什么会生气呢?你要知道,所有的愤怒背后都是恐惧。人对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是不会愤怒的,比如说一个人骂你,骂得很厉害,假如你能够轻而易举地打败这个人,你会觉得很好笑,觉得他怎么这样,太怪了,你不会生气,因为你能够控制他。你生气是因为拿他没办法,当他超出你能力范围的时候,你恐惧了,才会生气。
最后,当你深刻地认识到家庭需要觉醒的时候,作者给出了几个实用技巧。
第一个,叫作“从期待到投入”
投入会带来自由,就是放下你对孩子、对你的家庭过多的期待,而投入地生活在每一天的互动当中,这是第一个巨大的转变,叫作从期待到投入。
第二个,叫作“从无心的反应,到用心的陪伴”。
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因果关系,而不是批判他的本性。
第三个,叫作“从混乱到平静”。
对于一个家长来讲,淡定的情绪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会为一些内在的成长而感到喜悦,会为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感到开心,会为大家在一块儿看了一场电影而觉得非常地快乐,这种内在的喜悦是能够打败混乱的一种平静,这个静默的力量是很强的。
第四个,叫作“从有角色到无角色”。
我们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有自己人生目标的人(这叫作无角色),而不是我是谁谁谁的妈妈(这叫作有角色)。所以,我们要从有角色变成无角色。作者说,我们应该向大地学习。“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大地是无私的,好人可以踩在上边,坏人也可以踩在上边,不管大地失去了谁,它的内心当中都是沉静的、稳定的,这就是大地的德性。如果我们的情绪只是随着孩子起伏变化,那我们的情绪肯定就会被他不断地牵动,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给自己营造出更大的空间。你要扩充你的情绪容器,就意味着你不仅仅只有愤怒,你可以有好奇,可以有幽默,可以有创新,可以有分享。这时候你才不是一个单一的角色——板起面孔来的妈妈(爸爸)的角色,你是一个人,是跟他一样在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个有生命力的人,这个叫作从有角色到无角色。
第五个方法,叫作“从情绪到感受”。
很多人分不清什么是情绪,什么是感受,所以我们经常会用情绪来替代我们内心深层次的感受。当你内心感受到了失落、失望、恐惧、痛苦、压力的时候,你没法把自己的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而是用大喊大叫、摔东西、歇斯底里这样的方式表达,这会把孩子吓坏的。孩子根本没有感受到你的感受,孩子只是感受到了你的情绪风暴。所以,我们得分清楚情绪和感受。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感受铺一条直路”。当我们给自己铺一条通往内心感受的清晰而直接的路线时,我们便不再害怕在必要的时候对它们进行反省,也不再被它们挟制。我们可以说,‘我现在很难过’或者‘我觉得很沮丧’。单纯而清晰地承认我们的感受,让我们能够认清它们,而不是被它们的力量所控制。
第六个方法,叫作“从干涉束缚到独立自主”。
我们要学会让孩子独立自主。有一个学术词叫“情感融合”,“情感融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很多家长分不清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把孩子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完全裹挟在一起。孩子难过,他也难过;孩子不高兴,他也不高兴。这种情感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父母永远都拆分不清楚,他们反应就总是过激,总是掌管过头。我们要学会情感自主。
第七个方法,叫作“从批判到共情”。
真正的共情是,我们不会对他人有所期待。真正的共情,不是要操纵他人,是不会对他人有所期待。“真正出于共情的回应,是马上认识到他人的处境与我们的处境有极大的不同;认识到要想与他们建立联系,我们必须完全抛弃自己的期望。要做到迅速放下自己的期望,要求我们专注当下,明白与他人相连是一种双方每时每刻能量的交换,但并不保证事情会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要允许孩子有他自己的选择。共情是真正地接纳对方的情绪,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个技巧去控制孩子。这一招是要学会从不断地批判到共情。
第八个方法,学会“从纪律到开明的规矩”。
好的规矩的特点是什么呢?有这么两个特点:“这条规矩是否服务于你和你的孩子更高层次的自我(而不仅仅是你的“自我”)?这条规矩是否有商榷的余地?”孔夫子讲:“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规矩是可以商量,可以讨论的。作者认为规矩不用太多,但要有一些帮助人生长进的规矩,一定要有底线。
最后一个方法,叫作“从战场走到谈判桌”。
如果你自己不觉醒,你会发现你跟孩子天天都在作战,都在争吵。而实际上,你们可以通过共同在谈判桌上协商来面对这些问题。你进步,他也进步。既不溺爱,同时也不争夺。
我们为孩子所能够做的事,是创造条件并且接纳他的现状和未来,这就是一个觉醒的家庭所应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