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
👨🏻 作者:费勇
☕️ 介绍: 作者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解读为五个生活法则:种子法则、心灵法则、纯粹法则、担当法则、行动法则,通过这五项生活法则,将王阳明的理论实践与现代生活相联系,指导读者从内心根源出发,从如何“做人”入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惑,从而拥有根脉清晰、枝繁叶茂的一生。
如何面对别人的流言、中伤?
“靠上天的眷顾,我在偶然间发现了良知学说,认为只有致良知才能天下大治。所以,每当想到百姓的困苦,我就十分沉痛,于是,不顾自己才智浅薄,而想用良知来拯救天下的苦难,真是不自量力啊。天下人看到我这样,都来讥讽、诽谤我,说我是丧心病狂的人。唉,这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我正在切肤的疼痛之中,哪有空闲对别人的讥讽斤斤计较呢?”
“从前孔子在世的时候,有人说他阿谀奉承,有人讥讽他花言巧语,有人诽谤他不是圣贤,有人诋毁他不懂礼节,有人侮辱他是东家的孔丘,有人因妒忌而败坏他的名声,有人憎恨他甚至要他的命。晨门、荷蒉都是当时的贤明之士,也说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磬声硁硁的,可鄙呀!它好像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没有人知道自己,这就罢休好了)。
“因此孔子会感慨:‘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只想洁身自好,却乱了君臣间大的伦理关系),‘果哉!末之难矣!’(坚持到最后是多么困难啊)唉!若非真诚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又有谁能理解孔子的心情呢?至于那些远离世俗而没有烦恼的,那些乐天知命的人,自然可以什么情况下都悠然自得,就像日月运行、四时更替那样和谐而生机勃勃。”
❤️ 笔记:在王阳明内心里,对于别人的留言和中伤,如果确定是不对的,就不要管它,大部分情况下都不要管它。因为王阳明觉得,他没工夫去和这些留言和中伤周旋。
这是一种很自信的表达,没工夫搭理外界的质疑和诽谤
王阳明 以孔子作为例子,孔子周游列国,处处碰壁,然而,尽管如此,到死也没有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孔子依然坚定自己的主张。王阳明认为孔子已经与万物于一体。任何障碍,都无法撼动孔子对自己信念的坚持。
我的理解是,无条件的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理解,从脚到头的认为自己是对。这不是估值。是审视自己之后,检查没错之后,对自己的坚持。
也就是说,只要知道自己没有错,没有伤害到其他任何人的情况下,就应该无视任何人对自己的诽谤,质疑。相信自己。这个任何人,可能是家人,同事,路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