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孩把自己的弟弟欺负哭了,这一幕恰好被小孩朋友的妈妈看到,朋友的妈妈直截了当地指
出这个小孩的过错,还批评他说:“你把自己的弟弟欺负哭了,这可不是哥哥该做的事哦!”
看到别人被妈妈批评,小孩的朋友庆幸被批评的不是自己,同时,也不由得想起自己以前对待
弟弟的态度,并反省了自己的行为。这样,小孩的朋友虽然并没有被妈妈批评,却达到了教育
的效果。没想到会间接的受到其他孩子的影响。
孩子受到父母斥责时的反应,会因孩子的性格以及亲子间的亲密程度而千差万别。有不少胆小懦
弱的孩子在受到父母批评后会萎靡不振。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的斥责反而无益。
如果孩子是这种性格,父母不宜直接批评孩子的过错,而是要不着痕迹地批评,引导孩子自我
反省,这样比直接批评更奏效。我们成人也是一样,在开会的时候想批评的事A,但说的是B,
但A在旁边可能就听明白了,思涵老师之前和大家说的那个人,他对一个人又想说又不敢说,老大说:这样吧,你直接在大庭广众下说我,没事的,最后要说的那个人听进去了,问题解决了。
有时候,用暗示的方式教育孩子,反而比直接批评更有效,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暗示的强
化”。有不少的人,你当众直接批评他,他受不了,性格的原因,但有的人当众批评他会更加容易接受,所以九型人格大家要不要学?要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