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描述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牙齿形状的特点、分布,能对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简单的记录。

2.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感受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

3.能够在角色扮演中不断完善对牙齿结构及运动特点的认识,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原有观念进行补充或修正。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实事求是地描述牙齿的结构和运动特点。

2.愿意与他人分享食物在口腔里消化过程的研究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描述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牙齿形状的特点、分布,能对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简单的记录。

难点: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感受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

3、教学准备

模型:门齿和犬齿是用纸板涂上丙烯颜料做的,牙龈用水彩笔涂的,臼齿是用办公室吃的零食桶涂的丙烯颜料

上课材料选取:镜子我在拼多多买了60个,20来块;饼干选的是小熊饼干,因为这个饼干上有洞,学生可以直接用牙签穿起来吃,这样相对于要卫生一点,并且这个好吃不贵。最开始我选的是大块的饼干,然后给每组准备了手套,最后发现浪费手套,而且手套也不好放,如果直接放在材料篮里也会变脏

3、教学环节

活动一:

1.学生吃饼干,观察饼干在口腔里的变化;2.简单记录在活动手册第8页

这个环节没有考虑让学生知道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这个过程,基于我看了教参上给的分析和建议

教材上选用的是馒头,教参上的解读也是说的只要是食物能表现牙齿切磨,舌搅拌,唾液湿润的作用。同时关注二个方面,我在书中都有批注。

活动二:用镜子观察自己牙齿的形状,想一想它们有什么作用

活动三:角色扮演

在评课环节,老师们也给我提了一些特别好的建议:

1.在吃饼干前,应该告诉孩子饼干的来源,饼干是卫生的,因为我们平时都在强调,不能随便品尝吃东西!

2.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增加一点,我们吃东西时,应该细嚼慢咽好还是狼吞虎咽?并追问学生为什么?这里也有一些消化的知识,细嚼慢咽可以帮助食物消化。

3.门齿,犬齿,臼齿。这是本节课新增的三个科学词汇,学生记得的都是平时我们说的口语,因此应该多给学生进行强化,比如臼齿。臼: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