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老师讲道:“华与华方法的整个体系,我称之为集中、西、日之正道,究其‘道统’,我有一段话:孔孟王道、阳明心学、孙子兵法、科斯原理、德鲁克哲学、熊彼特理论、迈克尔·波特战略模型、丰田之道、华与华方法。集中、西、日之正道,正道是什么呢?我认为,正道就是圣人之道,是做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人公司’。圣人是儒家思想,在今天看来,我倒觉得日本形成了一种儒商思想,有一批‘圣人企业家’,比如松下幸之助、丰田章一郎、稻盛和夫这样的人。”
今天年底考试,其中有一道题就是默写华与华的企业文化,经营使命是:让企业少走弯路。
华板之前说过一句话,怎么才能少走弯路呢?走正道,自然就会少走弯路。(大意)
那什么是正道呢?我在这里窥探到了答案。
“正道就是圣人之道,是做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人公司”。
正道=圣人之道,什么是圣人呢?
圣人是儒家思想在个人身上的呈现。为人熟知的代表人物是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丰田汽车的创始人丰田章一郎以及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
这三位人物中,我只看过稻盛和夫先生的书,书中的观念和理念跟当下社会集体的价值观完全不同。之前,我会困惑,书中写的内容怎么在现实生活中没人做呢?跟身边“权威”的言行完全不一致。现在,我才渐渐明白,我的困惑是正常现象。因为,能按照儒家思想做的人少之又少。
我逐渐有些体会,这些圣人与常人的区别是:在圣人的世界中,他们专注在自身、关注的是外物对自己的修炼。也就是说,外界一切人事物,都是自己此生修炼场上跟自己过招的组成部分。常人的状态是:注意力是向外的,被外界的人事物困扰,沉浸在情绪和想法中,不得抽离。
走正道,也就是走在成为圣人之道的路上,学习儒家思想,不仅做企业,还要做一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人公司。这跟当下主流的做企业为的是谋利的价值观完全不同。
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做一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人公司应该是最理想主义的企业家了。但华板一直在做。世界上只有两种咨询公司,一种是华与华,另一种是其他咨询公司。
华杉老师讲道:“我在公司讲,华与华的企业文化要建立圣人文化,大家开始时吓了一跳,后来我讲出具体标准和道理来,就都觉得也可以着手了。首先是不要求你在个人生活中做圣人,只要求你对客户做圣人,对供应商做圣人。这就很简单了嘛,就是华与华核心价值观——不骗人、不贪心、不夸大,其实前三个字就够用,能做到不骗人就是圣人。”
入职这段时间来,我才渐渐体会到肖总在新人筑基营跟我们讲:不骗人很难,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在骗人,至少我们要保证不骗我们的同事、客户和供应商。
之前我没觉得,现在我才渐渐意识到,也渐渐体会到:我经常骗人。比如,在跟下游供应商交流的过程中,为了压价以及希望对方快速响应、积极服务,很自然地给对方画饼。有时候需要想出各种各样的招式跟各个环节的人过招,这里必然包含诡计。总之,我在本能上更倾向第一选择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是人之常情。
在跟客户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也很难。上周开会,领导一再地提醒我要管理客户的期待,要严厉地说「不」,学会拒绝。
之前我不觉得拒绝是个难题,但我发现,对客户的拒绝真的没那么容易。首先,要敢于拒绝;其次要拒绝得合理,这背后需要判断力。还有一点跟个人利益相关的是:掉客户是有代价的,代价是走人或换组。
我现在反思,有时候不拒绝是出于照顾对方情绪的考虑,一是事情很小,做了就做了;二是多少看在对方是客户的情面上,毕竟人家是掏钱的人,说什么都不做,这种感受换位思考一下也很难受。三是我做比跟他们扯皮更快,让他们做还需要教会他们做,这比较麻烦,而且对方也不一定愿意学。我并不敢完全地放手让他们去做,会有担心,担心他们做不好、延期之类的。
其实这个过程跟带孩子比较像,一开始我们完全替客户做,但是考虑到客户的团队需要成长,必须狠心、以强硬的态度逼着他们去做,同时也要做好兜底的打算。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有一个启发是,一直答应客户的需求,并不一定带来客户的满意。甚至,这种方式也是在损害客户的利益。因为做的小事越多,就越发挥不出做大事的价值。客户钱白掏,小事的执行还不如找性价比更高的供应商。
华杉老师讲道:“所谓人人皆有良知,每个人本来都是圣人,只是有了私欲,就蒙蔽了自己。我们对客户的私欲,无非就是要他的钱,我们可以完全不考虑这个钱,不揣摩他心里想什么,不投其所好,只问事情该怎么做,给他我们最真诚的意见;如果我们自己心里也没数,就告诉他我不知道。这就是完全没有私心,品德达到至善了。”
跟上级说不知道很容易,最多遭受的是冷眼一瞥,或是印象不好。但在客户面前,「不知道」挺难说出口,因为我也没数。而且,客户很容易关注各种各样的零零碎碎的小问题,需要一一解答。我理解,因为我在跟其他行业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关注小问题的状态。只是,我需要回应,解释各种意料之外的困扰。
华杉老师这里的解读给我加满了底气,我看见了我该如何对待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