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3 远离社交媒体
准则3,讲得是远离社交媒体,尤其是在现在有太多太多的社交媒体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一问题尤为需要我们格外的关注。
网络工具并不是完全有害的,有些对你的成功和幸福感的提升是十分有益的,作者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网络工具和使用网络工具,提出“任何益处法”。
选择网络工具的“任何益处法”:一旦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可能的益处,或者是不使用就可能错过某些事,你就觉得有足够理由使用这款网络工具。
说到这,大家肯定会反驳道,现在的网络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太多太多的方便,现在只要有手机有网我们就可以走遍全中国,社交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大的便利,我们应该拥抱社交媒体。
这就是“任何益处法”,只要有一点益处,我们就会忽略它所带来的负面结果,然后就义无反顾地使用它。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网络工具并没有那么特别,它们只是工具,跟铁匠手中的锤子或者画家手中的画笔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我们用来更好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有时会给我们增添乐趣的工具。
作者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讲了农场是否需要买一个干草压捆机的案例,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哥哥跟我们讲他为什么不把羊赶到山上吃免费的草,反而花钱买饲料圈养羊。
我哥是这样说的,把羊赶到山上去放养看似是在节约成本,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把羊赶到山上去至少需要一个人全天候的陪同,这就需要时间成本,羊在山上吃饱了但在回来的路上需要消耗掉一部分,这样不利于长肉,山上的草一年中最多可以吃半年,剩余的时间还是得靠购买饲料喂养。
而圈养的话,一天只需要喂两次,建一个现代化的羊场喂饲料、喂水基本可以实现自动化,大批量买进饲料的话可以拿到优惠,折合下来饲料的成本并不高,而且羊不需要每天来回奔波有利于长肉,也解放了他的时间,他可以利用喂羊之外剩余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羊圈养后积攒下来的羊粪可以出售又是一笔收入。
这就是我哥的赚钱之道。
我哥在选择一样工具的时候并没有只关注它标出来的好处,而是全面考察了使用这个工具的所有利弊,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
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请注意,手艺人方法与任何益处方法是相对立的。任何益处法是一种思维定式,认为任何潜在的益处都可以成为使用此工具的借口;而手艺人方法要求这些益处能够影响到核心因素,并且益处要大于害处。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会使用手艺人方法,快速地选择出让哪些工具占用我们时间和注意力,作者提出了以下三种策略:
✈ 在你的网络使用习惯中采用关键少数法则。
✈ 戒掉社交媒体。
✈ 不要用网络来消遣。
下面我们就这三个策略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你的网络使用习惯中采用关键少数法则,这个策略的目标就是为这个抉择的思考过程提供一些思维工具——降低选择对个人真正重要工具的复杂程度。
该策略的第一步是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会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
第二步是思考你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工具,只有你认为使用这个工具会带来实质的积极影响并且这些积极影响远大于消极影响,你才会继续使用它。
关键少数法则,在许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即“二八法则”。
你会发现在你的人生中,创造出80%价值的东西,是来自20%的努力。
有人可能会想,低影响力的活动也会给我们带来某些益处,为什么不能把所有的活动混在一起采用呢?
答案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当你把时间花在低影响力的活动(比如刷朋友圈跟老朋友联络感情)转移到高影响力的活动上(比如和老朋友一起吃饭),这样做你就可以取得目标的更大成功。
放弃使用一款网络工具的逻辑是放弃它所能带来的小益处,把注意力都放到会给你带来80%益处的活动上。
所以我们在决定让哪些网络工具占用自己时间和注意力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啊。
这里作者所说的戒掉社交媒体,不是完全删除掉这些服务,而是通过30天暂时完全不用,30天之后再考虑哪些要留下、哪些要删掉。
经过30天这种自我强加的网络孤立,针对你当前戒掉的每一个服务,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
如果我一直在用这种服务,过去30天会过得更好吗?
人们是否关心我有没有在用这种服务?
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否”,那么就永久戒掉这项服务。
如果你的答案是很确定的“是”,那么就重新启用这项服务。
如果你的答案不太肯定或者模糊不清,那么就自行决定是否重新使用这项服务,其实我鼓励你选择戒掉(你随时可以再加入的)。
在作者看来利用不当的社交媒体对深度工作的影响是最大的。
因为这些服务会断断续续地在不可预知、甚至非常随机的时间推送一些信息,这些会严重妨害到你按计划行事和专注行动的能力。
所以现在是时候尝试删除掉一些APP了,经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没有它们你照样可以生活的很好,而且还多出了好多时间去做自己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事。
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就果断地把手机里的APP卸载掉了很多,尤其是各种视频软件,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不太适应,但是几天之后也就习惯了,有种感觉一天的时间比之前多了好几个小时,利用这几个小时我开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感觉现在的每一天都变得非常充实。
不要用网络来消遣,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度过下班之后的十六个小时?
很多人会把工作期间的那八个小时看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时间段。
我的一个朋友是这样跟我说他是如何度过下班之后的十六个小时的,他说我在上班期间已经那么辛苦了,下班之后我就要完全放松,我就是要躺在床上刷剧、玩游戏,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干。
这好像是很多人的状态。在这些人的眼里,就是把下班之后的十六个小时当成一天当中的赠品,终于把这一天中最重要的事做完了,剩下的时间就会挥霍的时间,是玩的时间。
我们应该把下班之后的十六个小时当作一天当中的一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剩下的时间就是你跟别人拉开距离的时候了。
这就是为什么同期毕业工作的同学,三年五年之后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
在你空闲的时候,给自己的大脑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而不是放任自己在迷糊的状态下漫无目的地刷几个小时的视频,那么一天结束时,你会觉得更加充实,第二天开始时更加轻松。
非常喜欢这本书里提到的一句话:把这十六个小时当作一天中的一天,而不是把它当作工作之余的赠品去挥霍。
摘抄在这里与君共勉。
以上就是准则3的全部内容,希望在我的解读之下能帮助您更好地阅读这本书,并开始践行深度工作。
下次“弯迅读书”将继续跟大家分享《深度工作》这本书最后一部分的内容。
EN
我是“弯迅读书”的小米饭,喜欢读书、喜欢写东西、喜欢用相机记录下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以上就是我读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这本书读出来的、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如果您也读出些什么,想要分享些什么,请在留言区留言,我们坐下来好好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