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方法试试》
咨询715场,讲师班653天,读书打卡483天,性教育1480天
遇到问题,我们惯常的思维就是怎么样避免问题,或者如何消灭问题。就像家里电脑无法开机了,我们马上就想到可能是电源线松了,再不行就要拆开检查看看,或者拿到修理店修理去了。通常,似乎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也都能得到解决。
但是,遇到心理的问题,或者个人行为问题,我们有些时候可能就难以找到症状发生的原因,从而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哪怕我们自己可能找到原因之后,还会出现相互埋怨,互相指责,推卸责任,最终问题非但没有被解决,反而人人都陷入情绪困顿中。有一种说法是,问题本身不是问题,不恰当的对待问题的方式反而才是问题。举例来说,某段时间,老师发现某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如果老师总是想找到该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不配合不主动,也没有主动性,也可能导致孩子自尊受伤。因为不断寻找问题原因,总是给人一种被批评、被否定的感觉。当然老师的做法也没有错,也是关心孩子希望孩子更好,也是一种尝试。
假如这种尝试无效之后,不妨可以来看看,孩子什么时候相对注意力集中的时候?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这种从正向里面找资源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感受到一种尊重,一种支持和赞美。焦点解决认为,赞美是基调,而尊重才有希望。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