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赖杞丰《家庭咨询师手记》收获
本次丽江督导课程,我因病无法参加,深感遗憾,为弥补这份缺失,特意阅读赖杞丰导师的《家庭咨询师手记》,深有感触。
赖杞丰,他用一双拥抱人间的老茧手,不但用以安定自己,也反馈给这个时代。他用自己的心酸,去拥抱更多人的心酸。“成为自己”只是过程,到头来双方会领悟到关系要走向整合,学习到如何不委屈自己的智慧。
治疗师在治疗中为个案创造一个可信任、安全的关系,就如孩子成长所需的滋养关系,个案最终得以学习滋养自己。因着“先救自己,有余力再救别人”的理念,反思何为助人。何为“助人”的专业。他是先成为一个人,用人来影响和帮助人。
最初有人劝他上心理成长班,他也认为是有病,有问题的人才需要。当老师问:“你来做什么?”“你期待什么?”,他心不在焉,特别对游戏环节,觉得荒谬至极。游戏结束分组分享时,大家都谈各自的觉察、体验,他猛然顿悟:天啊,我没当过孩子。多年以后,他才了解,早在父亲过世那一刻,他就踏进“成人”的角色,不知不觉中承担起家的责任。
那堂心理成长课他哭得很悲伤。回忆过去,最常听到的就是别人的赞美:“这孩子很乖!”那个“乖”代表他竭尽所能地去做符合大人期待的事,早已失去了自己。
他除了发现自己没当过孩子,也没能让他女儿当个孩子,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当个父亲。他从父亲那儿学会的就是严厉的眼神,因此当他女儿的表现不合他意时,他一眼“横”过去“瞪”一下,她就“吓死”了。
在那个课程中,他发现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息息相关,而且根深蒂固地伴随着生命,从家庭延伸到学校、职场,还有组成的家庭。那些如影随形的模式,过去都以为是遗传,当然人的一部分来自遗传,爸爸妈妈都希望把自己的优点遗传给下一代,特别是独一无二的特质。后来慢慢地才知道,其中许多是不知不觉中的潜移默化与学习。
身体是一个很重要的储存容器,儿时成长过程的点滴,都留存在记忆里。多年后,我们会发现,自己面对压力时,会不自觉地做出与幼年相似的反应。
“掌控”都是将自己以为的爱给别人,要别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做。
“应该”“不应该”的思维造成关系中的紧张和矛盾。“应该”是心灵最大的监狱,让对方感觉自己在牢笼里。更约束了我们自己。
“应该”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思维。从一出生到上学再到成人,一路走来,我们的父母、师长、社会、道德观等等,一直在告诉我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女孩应该如何、男孩应该如何、学生应该如何、上班的人应该如何、好男人应该如何、好女人应该如何:应该优秀、应该上进、应该得到别人的认可、应该有责任心、应该赚更多钱、应该有车子、应该有房子、应该成功……那数不尽的“应该”成了每个人头上的紧箍咒,勒得我们愈来愈疼,也形成背上的包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
渐渐地我们被这些“应该”淹没了、俘虏了、同化了。虽然会下意识地对别人扔过来的“你应该”感到莫名愤怒,但却也用这些“应该”要求、抱怨、指责别人,包括伴侣、孩子、朋友、下属和同事。
这些人每天听指责,当然会想回击,有的跟你吵,有的躲开,矛盾愈演愈烈,以致最后局面无法收拾。心理学上讲“指责和批判别人,实际上是不允许自己,是对自己的不满”。想一想,当你用手指着别人的时候,另外四个手指头正指向自己。
话说回来,这些“应该”本没有错,它们之所以成为普遍的准则或者社会道德,是有先人的智慧在里面的。这些“应该”是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成长和为人处世的,它们的本意是为了更和善地相处,以及维持社会和谐。那么,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你把它们当成了“天条”,不可以有丝毫的违反。任何规则当你把它看成了“绝对的”,它就开始起反作用了。
怎么办呢?
很简单,把“应该”变成“偶尔可以”
试试看,“我偶尔可以不优秀”“我偶尔可以迟到一下”“我偶尔可以不守时”“他偶尔可以不上进”“他偶尔可以懒散些”“他偶尔可以糊涂一些”“他偶尔可以玩一玩游戏”……诸如此类。
“偶尔可以”保留了那些“应该”原有的、有益的东西却给每个心灵大大的松绑;把“绝对”变成“相对”把“死的”变成“活的”,把“绝对不可”变成“可以”;这就好给密闭的牢笼打开了一扇窗,让住在其中的我们可以透透气你不妨试着把“应该”留在某个特定的情境里,让“可以”松绑自己或别人,找到自由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