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己和孩子经常经常身体状况出问题,时常感冒、发烧、嗓子疼,人也提不起精神来,为此整个人都比较焦虑。于是与我们六分之一的伙伴们一同探讨,如何在平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保健常识,让一家人的身体尽量保持良好的状态。(本文旨在从预防角度来阐述一些医疗保健知识,供大家参考。)
保健的定义
保健是指保持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预防由工作、生活、环境等引起的各种精神病或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各种躯体疾病的发生。虽不能直接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但能预防个体不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发生。
凡事豫则立,不预则废。”许多年前的一天,突然传来一个噩耗——表姐夫得了晚期的恶性肿瘤,当时我整个人的反应都是朦的,等反应过来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那年,他45岁,有自己的工厂,人前人后都算是过的相当不错,而且特别愿意帮助他人,人也很低调,唯独他就是压力非常大,为了缓解压力,喝的酒特别多,最后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令整个家族为之痛惜。
平时不注重身体的保健,后果可能不堪设想。也许有很多朋友可能会说了,我们平时没日没夜忙着生活、忙着工作、忙着放松娱乐,哪有时间去进行日常保健啊?真的是这样吗?肯定不是的,在你忙碌工作的工作台的右手位置放好一个水杯,每隔15分钟以上喝一口;每天吃完饭在办公楼道里来回走20分钟;这些都是日常保健,很难吗?
了解日常保健知识的好处
当了妈妈以后,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孩子有个咳嗽发烧,一家人就好几天不得安宁,孩子痛苦,家人揪心忙碌,都很煎熬。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学习了一些有关孩子的日常保健知识,现在每次孩子稍微有点反应,我立马就会采取相关措施,能帮助孩子尽快地好起来,这让我开始越发重视起日常保健知识的积累。了解日常保健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多帮助:
1. 学习如何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合理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从而减少疾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2. 让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引起重视。使我们在生病时能初步判断症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而不是盲目使用药物,或者因为不当的家庭治疗而延误病情。
3. 了解一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药物知识等,可以让我们更加主动地配合医生治疗,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疗保健系统和医学术语,更好地与医生进行沟通,不偏听偏信“民间秘方”。
4. 掌握一些应急处理知识,在发生意外事故或突发疾病时,能妥善处置,挽救生命。同时,我们可以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持健康。
日常保健要注意的认知误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一些保健常识我们都懂得,可是往往生活的节奏一快,日常的工作一多,就容易将这些常识抛之脑后,只有当身体发出信号,才感觉到这些日常知识的重要性了。而在平时运用这些知识时,要注意有些坑不能踩。比如:
1.植物油吃多了对身体没有影响。事实上,植物油的热量是非常高的,过多食用植物油也有很大危害。
2.流鼻血时仰头、往鼻孔里塞纸巾止血。这种方法会让鼻血更加严重,应该用冰袋敷在额头上,同时用手指捏住鼻翼,保持呼吸通畅。
3.每天8杯水保健康。每个人所需的饮水量因人而异,而且在日常饮食中也会摄取水分,喝的太多不仅不利于健康,而且还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每天的饮水量在1600-1950毫升为好。
4.早睡早起身体好。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早睡早起。老年人早睡早起符合自己的生物钟,但年轻人(尤其是仍在发育的青少年)不需要苛求早睡早起,按自己的生物钟来作息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睡觉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1点,以免影响生长发育。
日常需要掌握哪些保健知识
个人和家庭的保健常识主要包括3大块内容:医疗保健、健康管理和护理照护。保健核心是提前预防,不要等到生病了再治疗,如果不能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就很难做好保健工作。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正面的心态。
所以,注重平时保健对保养身体来讲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健的小常识,这些信息基于事实和常见健康建议:
一、多喝水
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对健康至关重要。每天饮用足够的水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身体功能、消化、代谢和血液循环。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建议,10岁以下孩子,对于水的需求量因年龄有所不同:6个月1岁,每天水总摄入量为900毫升(奶/食物+饮水),其中饮奶量为500700毫升;12岁,水总摄入量1300毫升(奶/食物+饮水),其中饮奶量400600毫升;23岁,饮水量600700毫升;45岁,700800毫升;57岁,800毫升;710岁,1000毫升。10岁以上孩子饮水量几乎与成人相当,大约在1500~1700毫升。
二、保持良好的习惯
睡眠、饮食不规律,容易酿成身体大病。运动,能让身体机能维持更好,也让我们身心愉悦,是我们最廉价、也是最珍贵的药。以下习惯是我们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1.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食用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组合是一个良好的饮食选择。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补充一些微量营养素也是可以的。
2.锻炼身体: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心脏肺部功能、维持健康体重、增强肌肉和骨骼强度,并提高心情和精神状态。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定期活动身体。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走动一下,或者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
3.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成年人通常需要7至9小时的睡眠时间,以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
4.缓解压力:长期或过度的压力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寻找有效的压力缓解方法,例如冥想、定期安排与家人和朋友见面。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正确洗手、倡导疫苗接种等,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
三、寻求健康咨询或家庭医生服务
在老人小孩生病的时候,要具备快速获得专业保健服务的能力,可以采取下面的方式:购买一些远程健康咨询服务,现在有些医院和健康app都有在线咨询功能,可以随时提问。我们还可以提前关注一些靠谱的家庭医生,有需要能询问建议。日常我们关注一些健康科普公众号,获取健康小常识,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记得怀二胎的时候,有一次检查发现孩子是单脐动脉,自己不太了解,当时朋友介绍靠谱的线上专科医生,特意咨询了,医生解答得很详细,让我了解得很清楚。
四、了解并储备一些常用药
头疼脑热生活里总难以避免,我们应该要去了解,哪些药治疗感冒,哪些治咳嗽,哪些能降烧。若是受一些小的跌打损伤,也有对应的外敷消毒等。这些小病,可以通常大众用药得以解决,不用频繁就医,也一定程度上能最快时间进行治愈恢复。
其实我们做好日常保健,主要是想让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预防某些疾病的出现。所以我们也要了解一些生病前的预兆,这些头疼脑热就是身体给我们最大的提醒警示。多知道一些生病征兆,能更好的发现不对,早点进行人为干预,避免因拖延造成更大的损害。
家里要储备一些常用的药品,比如对付感冒发烧的降温药、消化肠胃药、止痛药、止咳糖浆、口腔溃疡贴等等。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合理掌握保健知识,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这也是我们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生活技能之一,它能为我们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TIPS:老人和孩子保健的注意事项
家里老人的保健工作:
1.应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的食物,同时适当控制脂肪和糖的摄入。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比如散步。2.定期进行筛查性检查,早发现潜在疾病,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可以接种一些适合老年人的疫苗,如流感疫苗等。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应定期服药,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3.老年人更容易焦虑、抑郁。可以通过心理辅导、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提高适应能力。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与人交流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家有小孩的保健工作:
1.关注孩子日常饮食、睡眠、便便等是否正常,如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给孩子做一些保健工作。比如:最近吃少了、好几天没拉便便、口臭、有眼屎等等,这时候就要看孩子是否积食或是上火了,可以煲一些消食下火的茶或汤水给孩子喝。2.日常注意不要给孩子吃太多油炸、冷饮、上火的小零食,保持每天的运动量和喝水量,作息规律,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
3.学习一些孩子护理知识和急救的措施,比如呛奶、食物卡住气管等突发状况的急救措施,这样避免遇到突发状况时不知所措,错过黄金抢救时间。
本文由六分之一社群联合创作,由案主谢蓉主创,以下各方人员协助。
白帽:王金
红帽:周晓辉
黄帽:郭帅
黑帽:赵丹
(友情提示:文中的医学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视作专业意见。如需获取医疗帮助或意见,请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