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彭公镇初级中学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我校留守学生较多,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掌握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8月底,对我校25余名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等方面作了全面调查,以便于学校更有针对性、有实效地开展留守儿童管理方面的教育研究。现将调查情况做如下分析。
调查统计:
一、生活状况方面:
二、学习状况方面:
三、心理状况方面:
调查分析存在问题:
(一)、生活上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半数以上都是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那平时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调查可知,25名学生中有半数以上的衣服经常不洗,因为家里老人不会叮嘱他们勤换洗衣物,并且他们养成了不爱洗澡的坏毛病,生活状况堪忧。寄宿在亲戚家的孩子比较胆小、自卑、敏感。且有15位同学每天沉迷于“王者荣耀“”以及“和平精英”等电子游戏,占比75%,据观察,他们每天花在游戏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极大程度的影响了他们到身心健康以及学习情况。
(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据问卷调查可知,25名孩子中有15名不爱学习,厌学,占比75%。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老来观念认为孩子的学习是老师的事,从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孩子父母为了生活,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心无力。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和良苦用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逃学的情况。
(三)、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6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身心正值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却缺乏良好的受教育氛围,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的状态。这类孩子在生活、学习,心理中出现上述那些表现也是必然的,他们不合群的孤僻性格正是缺乏关爱、自尊受损的最有力的表现,这一切不都是因为缺少了适当的教育以及监护人对孩子适时管理所造成的吗?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负担,危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