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8

100个陌生人观察日记


奇怪的她

       那是一个安静的早晨,我坐在一家图书馆里,耳边响起一阵慵懒的歌声。我半躺在柔软的沙发里,心不在焉的看着书。这个角落是半敞开的。所以在我的身后是大大的书架,时不时就有人会来浏览。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有点心不在焉的原因。突然身边又响起了一声哼唧的声音。该怎么形容那个声音呢?有点像是因为鼻炎,鼻子被塞住了。而发出的那种粗喘的声音,我抬头望去,发现是一位身穿白色上衣和牛仔裤的女士。最妙的是她竟然围了一条大红色的围巾,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此时正是热到冒汗的夏天,我这人有个嗜好,喜欢看形形色色的人,所以我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睛。一直忍不住用眼睛观察那位女士,她并没有浏览书架,而是很有目标的拿起一本书就坐下了。然后把那条突兀的围巾给摘了。让我吃惊的是,露出了一个奇怪的下巴。在她的下巴下面还有一层厚厚的塑料胎膜。这令她看起来有些奇怪,我强迫自己挪开眼睛毕竟那样的打量确实不太礼貌。半饷之后我无意识又看了一眼。

       那位女士并没有在阅读,而是一直拿着手机对着书后的各个方向拍摄,动作专注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这让我不禁皱了眉头。偷拍书籍内容?这行为实在可疑,甚至有些令人不齿。我心中那点对她奇特外貌的好奇,瞬间被一股混杂着鄙夷和警惕的情绪取代。

       她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注视,握着手机的手微微一顿,肩膀不易察觉地缩了一下,但并没有停止动作。她的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对焦,动作透出一种近乎固执的熟练。她的目光紧紧追随着手机屏幕,仿佛那小小的方寸之地是她此刻唯一的世界。她下巴下那层厚厚的塑料胎膜,在图书馆冷白的灯光下,反射出一点生硬的光泽,与她此刻的行为叠加在一起,更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些“鬼祟”。

       就在我犹豫着是否该起身提醒管理员时,她的动作停止了。她迅速将手机塞回口袋,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那本厚实的工具书——《实用机械维修大全》——合上,动作轻柔得像对待一件易碎品。她没有把书放回书架,而是紧紧抱在胸前,仿佛那是她唯一的依靠。接着,她重新拿起那条与盛夏格格不入的红色围巾,一圈,又一圈,仔细地、几乎带着一种仪式感地围住了自己的脖子,也严严实实地遮住了那个奇怪的下巴。

      她站起身,没有再看任何人一眼,低着头,步履有些急促但异常坚定地朝着借阅台走去。她的背影单薄,白色上衣洗得有些发旧,牛仔裤的膝盖处也磨得颜色略浅。那条红围巾像一道倔强的火焰,燃烧在图书馆清冷的色调里,也烧灼着我的困惑。

       我的心绪被搅乱了。偷拍?她那迫切的行为和那本厚厚的、专业性极强的工具书之间,究竟藏着怎样的关联?仅仅是好奇或者不道德吗?这个念头在我脑海里盘旋,却无法说服自己。她围上围巾时那近乎护卫尊严的姿态,和她离开时那带着一丝窘迫的背影,像针一样刺破了我的先入为主。

       我忍不住悄悄起身,隔着书架缝隙望向出口。她微微低着头,双手局促地交叠着放在身前,我能看到她指拿着书本的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她身体更僵硬的把那本书原封不动发放回书架,迟疑了片刻,才从朝书店的大门方向走过去。就在她推开门,融入外面炽热阳光的瞬间,我似乎看到她挺直了一下腰背,那个被围巾包裹的、奇怪的轮廓,在强烈的光线下,反而显出一种不容忽视的坚韧。

       我坐回沙发,书页上的字迹却模糊了。那个红围巾包裹的身影,那专注偷拍的侧脸,那紧紧抱在胸前的厚重工具书,……碎片在我脑海中拼凑。她或许不是个“窃贼”,而是一个在生活的夹缝中挣扎求存的人。下巴下的塑料胎膜,可能是某种创伤或先天缺陷留下的印记,是她无法回避的“异样”,那红围巾不仅是物理的遮掩,更是她抵御外界异样目光的盔甲。而那本《实用机械维修大全》……她需要它,迫切地需要。也许是为了保住一份赖以糊口的工作——一份在充斥着油污和噪音的修理厂里,需要扎实技术才能不被淘汰的工作?也许是为了修理家里唯一值钱但濒临报废的谋生工具?她买不起这样昂贵的专业书籍,图书馆的借阅是她唯一能接触到知识的桥梁。但借阅时间有限,内容又浩如烟海,凭记忆带走所有关键信息几乎不可能。于是,她选择了最笨拙、最冒险、也最无奈的方式——用手机偷拍,试图将那些能改变她生活困境的图纸、数据、步骤,一点一滴地“偷”回家去,在昏暗的灯光下反复研读,试图用知识撬动沉重的生活。

        这“偷窃 "无关贪婪,只为生存。在知识的殿堂里,她像一个不被欢迎的幽灵,小心翼翼地收集着能让她在现实泥泞中站稳脚跟的碎片。尊严被生存的压力挤压变形,却并未消失,而是深深藏在那条不合时宜的红围巾下,藏在她抱着书本走向阳光时那挺直的脊梁里。图书馆的冷气依旧充足,我却感到一阵来自现实深处的灼热。那本厚重的书脊里,藏着的不仅是机械的奥秘,更是一个底层人沉默而沉重的喘息,和她试图挣脱困境、向上攀爬时,那布满荆棘的轨迹。

        原来,这世上有些“偷窃”,无关罪恶,只关乎活下去的卑微渴望。她偷走的不是书,是知识;而她真正想窃取的,不过是一点点改变命运的可能。阳光炽烈,门外车水马龙,那个裹着红围巾的孤单身影,抱着她的“希望”,很快消失在城市的喧嚣中。图书馆恢复了宁静,只有翻书的沙沙声,但我的心,却再也无法平静。书页间的每一个字,仿佛都沉重了几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