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山路变得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
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制帽,身穿藏青碎白花纹上衣和裙裤,肩挎一个学生书包。我独自到伊豆旅行,已是第四天了。
结构:景物描写+交待身份及故事背景+悬念
要点:景物描写要凸显人物心灵细节,身份介绍简略精准,悬念一句话概括。
仿写:
太阳挪到西山上头,懒洋洋地泼洒了半湖粼粼金红,裹了草木凉意的微风自湖面一阵阵涌来,两岸的柳枝轻扫在我的发髻、肩头,一片狭长的柳叶打着旋从眼前飞过,好巧不巧地落入怀中。
这是我乞休归里的次年初秋。日日骑着一头黑驴带着半壶美酒,在蜀中山水间走走停停,此番出门不觉又已十余日,一枚偶然入怀的柳叶却让我瞬间悲从中来。
原文:
她,就是那舞女。洁白的裸体,修长的双腿,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小梧桐。我看到这幅景象,仿佛有一股清泉荡涤着我的心。我深深地吁了一口气,扑哧一声笑了。她还是个孩子呢。她发现我们,满心喜悦,就这么赤裸裸地跑到日光底下,踮起足尖,伸直了身子。她还是个孩子呢。我更是快活兴奋,又嘻嘻地笑了起来。脑子清晰得好像被冲刷过一样。脸上始终漾出一丝丝微笑。
结构:她的样子+我的感受+我的行为+我的想法+她的反应+我的情绪
要点:心灵细节化
仿写:
地窖中的黑影手脚并用,十分灵活地往上爬。待头脸和半个身子冒出来,我认出是桃叶来。
她的头发落下几缕在红馥馥的腮边荡漾,白里透红的脸颊饱满得像颗水蜜桃,当真是豆蔻好年华。
她的眼波落在我身上,止住先前动作,拧腰侧身露出身后背篓,里面是个两尺高的黑瓷瓶。她像个讨糖吃的娃娃,扬起脸,挑起眉梢得意地看向我,仿佛在说看吧,我没骗你,就是这种酒。
一丝暖意浮上心头,我笑起来。她更快活了,喘吁吁地道,“再等片刻你就知我所言非虚。”
对她的桃花酿虽无期待,心情却不禁在那骄阳一般灿烂的笑容里明朗起来。
原文:
“后来我明白了,她们的巡回演出日子并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么艰辛,而是无忧无虑的,旅途上更是悠闲自在。他们是母女兄妹,一缕骨肉之情把他们联结在一起。”
要点:表象下的反差
仿写:
因她如清泉般一眼可见底,我便以为她不谙世事,却不知她实则走过风雨离散,年少失怙,漂泊江湖,虽学了一身好功夫,却也吃过莫大的苦头。此刻,她凝望着我等一个回答,依然眼神澄澈,笑容无邪。